往期查询
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高新区报>担当实干 奋勇争先
  清晨七点的东明学校,教室门口总有杜先伟的身影。她轻推窗户,将学生认领的“班级小生命”——一盆盆绿植摆上窗台。31年教龄、任教29年班主任生涯里,她的每一天,都从这些鲜活细节开始。
  “教育是心与心的对话。”这是杜先伟常说的话。接手新班级,她会用两周时间和每个孩子“闲聊”,倾听他们的爱好、家事、困惑与烦恼。去年开学,她借“班级心愿墙”收集建议,推出“自由阅读日”“兴趣值日组”等制度。当内向的学生设计出绿植养护表,“作业困难户”站上元旦晚会舞台,杜先伟笑着说:“教室不是工厂,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种子。”
  角落里的“小透明”最让她牵挂。初一学生小皓总缩在后排,作业本满是擦破的洞,还说“爸妈忙,没人管我”。从此,杜先伟的课间多了一个固定环节:递上温水瓶时问句“早饭吃的什么”,批改作业时画个笑脸鼓励;为帮他补数学,她重拾旧知识,每天放学后辅导20分钟。当小皓第一次独立解出方程,眼里的光亮让杜老师红了眼眶:“那一刻,我知道他找回了自信。”
  杜先伟的语文课很生动。讲《木兰诗》,让孩子裹床单演从军;学《观沧海》,鼓励他们画“星汉灿烂”。去年,她让孩子把生活小事写成短诗成册,有调皮学生在扉页写:“原来我的废话也能变成诗。”捧着诗集,孩子们满是成就感。
  面对沉迷手机的学生,杜先伟推出“家庭充电计划”:建议家长用晚饭后散步作交流时间,周末带孩子去图书馆替代游戏。最让她欣慰的,是家长说“孩子今天主动聊班上趣事,这是他上初中后第一次……”
  这些年,杜先伟的班级多次获评“优秀班集体”,她也拿下“高新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称号。但她最珍视的不是奖状——是毕业学生回校说“当年你夸我的话,我记到现在”;是家长握着手说“谢谢你教好孩子”。办公桌下泛黄的班级合影里,每个学生的外号她都记得:“‘小胖墩’成了健身教练,‘小哭包’是儿科医生……”
  “教育路上没有惊天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放学铃响,杜先伟轻拂课桌、摆正椅子。夕阳拉长她的影子,连着三十年的每个黄昏:“教育就是陪他们慢慢长大。未来,我还会带着热爱,陪更多孩子变好。”
  本报记者 冯玉诚 
杜先伟
教室里的“种花人”
日期:2025-09-05 作者:冯玉诚 来源:高新区报
  清晨七点的东明学校,教室门口总有杜先伟的身影。她轻推窗户,将学生认领的“班级小生命”——一盆盆绿植摆上窗台。31年教龄、任教29年班主任生涯里,她的每一天,都从这些鲜活细节开始。
  “教育是心与心的对话。”这是杜先伟常说的话。接手新班级,她会用两周时间和每个孩子“闲聊”,倾听他们的爱好、家事、困惑与烦恼。去年开学,她借“班级心愿墙”收集建议,推出“自由阅读日”“兴趣值日组”等制度。当内向的学生设计出绿植养护表,“作业困难户”站上元旦晚会舞台,杜先伟笑着说:“教室不是工厂,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种子。”
  角落里的“小透明”最让她牵挂。初一学生小皓总缩在后排,作业本满是擦破的洞,还说“爸妈忙,没人管我”。从此,杜先伟的课间多了一个固定环节:递上温水瓶时问句“早饭吃的什么”,批改作业时画个笑脸鼓励;为帮他补数学,她重拾旧知识,每天放学后辅导20分钟。当小皓第一次独立解出方程,眼里的光亮让杜老师红了眼眶:“那一刻,我知道他找回了自信。”
  杜先伟的语文课很生动。讲《木兰诗》,让孩子裹床单演从军;学《观沧海》,鼓励他们画“星汉灿烂”。去年,她让孩子把生活小事写成短诗成册,有调皮学生在扉页写:“原来我的废话也能变成诗。”捧着诗集,孩子们满是成就感。
  面对沉迷手机的学生,杜先伟推出“家庭充电计划”:建议家长用晚饭后散步作交流时间,周末带孩子去图书馆替代游戏。最让她欣慰的,是家长说“孩子今天主动聊班上趣事,这是他上初中后第一次……”
  这些年,杜先伟的班级多次获评“优秀班集体”,她也拿下“高新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称号。但她最珍视的不是奖状——是毕业学生回校说“当年你夸我的话,我记到现在”;是家长握着手说“谢谢你教好孩子”。办公桌下泛黄的班级合影里,每个学生的外号她都记得:“‘小胖墩’成了健身教练,‘小哭包’是儿科医生……”
  “教育路上没有惊天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放学铃响,杜先伟轻拂课桌、摆正椅子。夕阳拉长她的影子,连着三十年的每个黄昏:“教育就是陪他们慢慢长大。未来,我还会带着热爱,陪更多孩子变好。”
  本报记者 冯玉诚 

- 今日高新版权所有 华光照排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