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钱儿青了
□洪宝田
故乡的榆树又青了,一片浓郁,染绿了如画的村庄。
最美的回忆总是在童年时光。那时候,我们的生活贫穷,少吃少穿,而春天则是富有的,慷慨的。阳光明亮温暖,不用担心衣服单薄而受冻;野菜遍地生长,不用担心饿肚子了。我们整天想的,就是玩得开心,吃一口新鲜东西,感受一下春天的乐趣。
在我老家贫瘠的土地上,到处生长着倔强的榆树。几度春风如酒,醒过来的老榆树伸展开的枝条渐渐柔软,变绿,不经意间就攒满了翠绿的榆钱花。在明媚的阳光下绿得发亮,遮住了碧蓝的天空。一串串榆钱儿重叠覆压,沉甸甸地,在风中微微打颤,像万千蜂蝶簇拥一处,展翅欲飞。
与桃花杏花梨花不同,榆钱儿既是花朵又是果实,既能欣赏,也可食用。榆树一树挨着一树,榆钱儿一枝连着一枝,把春天装扮得生机盎然,十分壮观。放学的路上,我们的眼睛搜寻着最碧绿、最硕壮的榆钱树。扔下书包,我和几个小伙伴猴子一样敏捷地爬上树干,伸手一捋,新鲜的榆钱儿立刻就攥满了手掌心。骑在高高的树杈上,我们把香甜清爽的春天大把大把地塞进嘴里,欢快的笑声飞上树梢,沉醉的眼神在轻暖的风中飘荡。
树下的几个小女孩抬着头大声喊叫着,我们这才想起她们。把一枝枝榆钱儿扯下,散到她们面前。她们一边吃,一边把榆钱儿捋下来堆在一边。我们继续往上爬,想把一树的榆钱儿全部摘下来。等实在够不着了,累了,地上也堆成一个小山了。我们平均分开,装进书包,欢闹着回家去。夕阳西下,绚丽明亮的晚霞映照着我们的小小身影,我们的笑声和心情,还有身后的蜿蜒的土路都染上红彤彤的暖色。
那天晚上,因为有榆钱儿,我家的晚餐格外精致丰盛。母亲把榆钱儿淘洗干净,沥水控干,装进白白的、浅浅的瓷盘里,在上面撒了细细的白砂糖粒儿,翠绿的榆钱儿像落了一层霜雪,特别好看,又撩人食欲。吃在嘴里,甜甜的,沙沙的,滑滑的,还带着一点酸,层次尤其分明。母亲说,春天风干气燥,这吃法降火止咳,还能开胃,最美不过。
母亲还用榆钱儿和玉米面做饼,放在油锅中小火慢煎。母亲拿捏得恰到好处,把面饼煎得外皮焦酥,里面柔嫩,油黄中隐隐透着青绿。吃起来,淡淡的油香里既有春天榆钱儿的清爽滑嫩,又有秋季玉米的醇厚香糯,实在是美味至简的最好诠释。
时光梦一样流逝远去,也会像梦一样卷土重来。春天永远是新鲜的,它年年都在提醒我们,不要忘了昨日的风景,成长的季节。就像这满树的榆钱儿,是春天永恒的味道,是人生故事里年复一年飘摇着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