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合

03版:民生社会

04版:关注

返回 2020年12月17日

李长江:五十年为农民而画

记者王择钧郭振鹏

  我市井沟镇店子村村民李长江,他以农民和农村生活为题材,五十年来坚持画农民画,为农民而画,在记录了农业农村发展历程的同时也反映了农业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新型农民的崭新精神面貌。  
  今年72岁的李长江在农村度过了少年、青年和中年时期。在上小学的时候,他就对画画产生了浓厚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地瓜、玉米、葫芦;纺线、磨面、铡草,推粪、播种、挑水、打场、晒粮,这些土地的产物和劳作的场面,都被他画的栩栩如生,以农耕文化为主题,这一画,就是五十多年。李长江介绍,从过去的生产队到大包干,地里的沉活、重活他都干过,对农民的辛苦深有体会,自己打小就喜欢画画,并且喜欢画熟悉的农民生活。  
  过去,特别是在生活困难时期,农民的职业就是通过种地来养家糊口,一个农民学习画画,往往是不务正业的代名词,他也多次遭到家人的反对和乡亲们的冷嘲热讽。对此,他犹豫过,但画农民画的激情始终不曾泯灭。后来,李长江到乡镇文化站工作,这为他从事专业创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农村题材的作品,一些作品也开始获奖。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耕作方式的转变,一些过去的生产劳动场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更多的年轻人甚至不认识日常植物和农家作物,更不知道他们的生长和收获过程,更有一些年轻人认为粮食来的很容易,不知道农民的辛苦,铺张浪费现象比比皆是。对此,李长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怀着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创作农耕文化系列作品来教育年轻一代的想法便油然而生。经过一年多的创作,50多幅作品终于创作完成并在高密市农耕文化农民画展中展出,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李长江告诉记者,创作农耕文化系列作品的初衷,就是让下一代,再下一代看看,了解一下农耕文化,了解一下农业的发展历程,了解一下农民的艰辛,不忘过去,不忘初心,特别是教育后代要珍惜粮食,珍惜现在新时代的幸福生活。  
  画农民画,为农民画,历经五十年孜孜追求痴心不改,也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李长江的农民画作品先后获得各级奖励一百多次并被多家单位收藏,李长江也先后获得了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人才等称号,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民画家”。对此,农民画家秦勇给予评价说,李老师的画,是为农民而画的,是以记录农民和农村为主,生活气息非常浓厚,这些农民画,既反映了过去一段时期农业农民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反映了新时代农民、农村发生的新变化,可以说是具有非常强的时代性、生活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