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市人社局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本报讯(记者张丽华通讯员郭世俊)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等活动,610家企业参加,提供岗位1. 47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 3万余个;为155家小微企业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232.5万元;探索推进“互联网+服务”模式,在线及时公告受疫情影响中止审理的案件35起……今年以来,市人社局立足职能、主动作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惠企政策落实、招才引智、推进劳动力市场监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出真招、见实效,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落实惠企政策。开展进企业、进社区、促工作落实、促政策落地“双进双促”行动,成立15个“人社服务专员”工作队,联系428家重点企业,编印发放人社政策宣传手册800份,到社区和企业进行面对面政策宣讲、点对点工作交流,同步指导做好企业员工返岗上岗、复工复产等工作。组织开展线上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线下招聘等活动,豪迈、星宇等610家企业参加,提供岗位1. 47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3万余个,集中对18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发布了3次专场招聘信息。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为符合条件入驻中国(柏城)互联网+电子商务创业园、高密市大学生电商创业孵化基地、高密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的企业进行了房租减免,为155家小微企业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232.5万元。为901家企业落实稳岗补贴1083 . 4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 82亿元,为企业减免社保费2.5亿元。落实吸纳就业社保补贴241 . 43万元,发放职业培训补贴321 . 52万元,有力支持了企业发展。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8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5%以内,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推进招才引才。组织实施我市“青年人才”招引“百日攻坚”活动,为我市企业事业单位新引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75人,非师范类青年人才4889人。牵头提报全市高端技术人才(团队)被上级认定18人,发放全日制本科以上大学生生活补助535.3万元。阚家镇松兴屯村获批“山东省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中共高密市委党校被认定为潍坊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乡村振兴类)。豪迈集团职工王钦峰被推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人选并再次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产业技能类)。豪迈集团职工杜平入选“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名单。海宇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李庆华、高密中专教职工叶爱平成功获评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累计为高层次人才发放省惠才卡11张、鸢都惠才卡21张,持卡人可享受医疗保障、绿色出行、工作随迁、子女入学、景区免费参观、人才公寓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真正惠及企业和高层次人才,为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服务效能,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畅通网上、微信、电话等举报投诉渠道。探索推进“互联网+服务”模式,在线及时公告受疫情影响中止审理的案件35起;通过电话、微信等调解方式,成功化解争议28起;优化“劳动仲裁”微信小程序,为当事人网上申请提供便捷服务;利用微信交流群开展在线服务,进行答疑释惑,服务企业400余家。与法院对接,加强裁审衔接工作,提高了仲裁办案质效。与市法律援助中心密切协作,强化劳动争议法律援助服务,妥善化解2家企业的集体劳动争议。探索推行要素式办案,按期结案率大幅提升,有效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