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区域动态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枣矿集团将电耗成本逐级分解落实到区队、班组、岗位

三招发力节约电费超千万元

□刘飞 陈海龙
  “综合电耗、电费下降幅度较大,避峰填谷、技术节电措施效果明显,但是有些单位在具体节电途径上、节电任务指标分配上还不够具体,缺乏操作性,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纠偏督导。”在枣矿集团近日召开的节电工作协调会上,有关专业细致分析了矿区今年以来的节电情况。
  今年以来,枣矿集团把节电工作作为一项全面性、日常性、全员性工作来抓,制定了《节电考核管理办法》,明确了各基层单位年度用电考核指标,将电耗成本逐级分解落实到区队、班组、岗位,细化了工作落实措施,全力打好节能降耗“主动仗”。
  
锚定目标细算账

  “注重数据对比分析,是枣矿节电工作的一大优势。”枣矿集团机电部部长赵强说,他们对本部权属10家煤矿的尖峰用电、峰期用电、平期用电、谷期用电、深谷用电
  情况分别进行对比、分析、排队,好的做法给予表扬推广,效果不理想的给予通报批评,准确传递考核压力,明确对标学习的方向。
  他们强化专业协同,深入研究各生产系统和装备配置的合理性,对采掘、运输、排水、提升、选煤、水处理、供热采暖等用电参数动态分析,实现数据化精准管理。运用电力费用生产系统工序分析表、电力负荷统计分析表、生产系统能耗分析表等工具方法,每周进行盘点纠偏,每月进行统计分析,严格用电管理考核,打出了一套多专业、多层面深度协同的“组合拳”。
  
“避峰填谷”巧用力

  他们充分利用峰谷差别电价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节电措施和避峰填谷工作方案,科学合理调整生产组织,从生产源头降低用电成本。
  坚持“开机就要算账”,根据“峰平谷”时段科学调整检修及生产,着力降低无功负荷。目前,该集团本部矿井尖峰期检修、谷期生产的工作面数占8成以上,集约生产优势突出。充分发挥水仓蓄水能力,井下主排水系统峰期和尖峰期排水占比降至3.7%,同比降低7.3%,谷期和深谷期排水占比升至64.9%,同比提高12%。
  在此基础上,他们按照“轻载低转速、重载高转速”方式,灵活调整皮带运行速度,在节电的同时,减少了设备磨损。优化通风设计,优先选用变频调速、高效节能的通风机,柴里煤矿、田陈煤矿等矿井降低主通风机运行频率,每月节约电费20余万元。
  
节电行动齐参与

  他们层级压实工作责任,将节电工作督导纳入集团领导班子下矿检查和专业检查的必查项目,切实调动全员节电积极性,推动节电挖潜手段创新、效益增长。
  发挥专业牵头部门优势,加强对国家电力价格变化和电力体制改革相关政策研究宣传,结合矿井用电计量数据和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深度调控矿井用电曲线和负荷,科学引导各单位及时调整用电行为,持续深挖用电降本空间。
  精心组织节电宣传、节电知识普及、节电“金点子”征集等活动,加大对职工日常用电督导检查力度,及时纠正浪费行为,让“随手关灯”等节约行为成为习惯。充分利用智能监控系统,动态监测能耗数据变化,对能耗超标、设备空转等情况及时进行预警,确保节电管控实时在线。
  仅今年前两个月,枣矿集团本部10家矿井单位综合电耗从去年同期的52.30度/吨降至46.96度/吨,降幅达10.20%,累计用电量同比减少858.76万千瓦时,降幅达7.51%,节约电费超千万元。
  “我们将继续严抓节电管理的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流程,找准系统优化运行和节电效益的结合点,通过管理、技术等手段,最大限度挖掘节电工作潜力,塑强成本优势,提升发展内涵质量。”枣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