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勇(左三)在为徒弟讲解主提升操作台设备维修技巧。 |
|
□李平
一个工区有两个煤炭行业技能大师,你能想到吗?
他们就是枣矿集团蒋庄煤矿机运工区的韩套轮和李勇。他们来自同一单位,一个是矿井维修电工,一个是矿井维修钳工,际遇相似、年龄相仿、业务精湛,被誉为矿山“双子星”。
在蒋庄煤矿,韩套轮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机电“神医”,经他安装调试的设备被誉为“免检产品”。
谈到如何与矿井“结缘”,韩套轮说,他与1993年从枣庄矿务局技工学校分配到蒋庄煤矿,从一开始的“围着锅炉铲煤渣”,一步步成长为机运工区副区长。
从事煤矿工作的都知道,机电专业可以说是一个高技
术含量的专业,而技校毕业的韩套轮深知知识的匮乏,学历不行就自学,技术不行就动手实践。因此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到书里查,不明白的就请教师傅,遇到问题就到现场试验。在他的书桌抽屉里有几十本厚厚的日志,满满记录着矿山机电系统原理图、维修记录、创新设想、设备隐患和学习心得。他还自学了专科,函授了本科,通过系统学习、不断钻研,他撰写专业论文、分析报告、培训课件、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献10余份,取得了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先后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技能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俗话说,煤矿出炭不出炭,关键看机电。矿井提升系统大型设备集中,安全管理环节多,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广泛,特别是主井日提升量达千勾,设备运行时间都在20小时以上。那么,怎样才能确保每台设备始终处于完好运行状态?“唯有技术创新才能为设备带来更好的效率和安全系数。”韩套轮说。
以往在井下各水仓和吸水井清挖过程中,采用人力推拉泵车、使用手拉葫芦升降泥浆泵、使用滑轮拉升淤泥桶的方式进行水仓及吸水井内淤泥收集工作,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低。韩套轮带领创新工作室将此项难题确立为创新课题,经过多次反复实验,仅花费5000元便研制出“短距离多用途起吊专用车装置”,实现只需6个人20天就能完成原来12个人需要35天左右才能完成的工作量,节约人工成本6万余元。类似这样的创新在韩套轮身上数不胜数。近年来,他先后荣获“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第五届“齐鲁工匠”、“山东好人”、山东省十四届人大代表、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和韩套轮一样,现任机运工区副区长的李勇也是矿山的“技术大拿”。他创新实施大型设备重点要害部位“表格式”排查法,对现场设备进行预警管理,对巡查检修工作进行写实,最大限度消除现场设备潜在的安全隐患,使主副井提升系统成为全矿事故率最低、运输最为畅通、生产最放心的生产环节。
近年来,李勇带领全班职工先后实施了16次矿井大型检修任务,完成了提升系统所有设备的安装改造施工,改进创新了副井尾绳、主井箕斗、装载皮带等项目更换施工工艺,完成了主副井箕斗、罐笼、绞车导轮等数十项大型项目的更换安装任务,同时参与完成了主提升系统改造等一大批技术革新改造项目。先后荣获山东煤炭系统优秀班组长、全国煤炭行业优秀技术能手、山东能源集团劳动模范、“山能工匠”等称号。
据机运工区党支部书记高歌介绍,韩套轮所带的徒弟中有1人成为国家一级技师,7人成为国家二级技师,6人被评为各级劳模。李勇也先后带徒16名,6名晋级高级技师,8名晋级技师,6名徒弟担任了班长、副班长、技术员。
在采访中,韩套轮和李勇告诉笔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带出更多优秀的徒弟,让更多的技术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