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合

03版:教育

04版:专版

返回 2020年11月14日

在传承中创新

姜庄镇“非遗”文化走进校园

  本报讯(通讯员朱凯)近日,姜庄小学再次迎来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扑灰年画传承人石见亭老师,孩子们簇拥在老师身边,聚精会神地听讲。石见亭从扑灰年画的起源、种类教起,现场边画边讲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精彩的“非遗”文化课。
  “学校每隔两周就邀请艺人来教我们,我十分喜欢扑灰年画,已经学习六年了,现在可以独立完成多幅作品。”六年级学生李慧馨说。一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扑灰年画传承人的传承之心,一端是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求热爱,两者在“非遗”大课堂里碰撞出火花。在老师的教授下,学生们一笔一划,或人物、或花鸟,在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作中,对家乡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扑灰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现仅存于我市的姜庄镇、夏庄镇一带。近年来姜庄镇不断加强“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力度,积极鼓励民间艺人进行创新创造,多方位、多角度展示高密民艺民俗魅力。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搭上电商快车,积极参加“潍坊非遗云展会”,常态化组织参加“非遗”5G云销售,推动“非遗”产品“酒香也要出深巷”。
  聂家庄泥塑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聂家庄泥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聂臣希的儿子聂鹏,从小耳濡目染,高中毕业后,开始跟随父亲全心做泥塑。经过不断钻研、练习,他渐渐熟悉了整个制作过程,并在祖辈的传统方法中加入很多创新元素,通过电商、直播等网络销售平台宣传推广,进一步增强了聂家庄泥塑知名度。“聂家庄泥塑要想走得更远,就要不断地创新和传承。将泥塑等民间艺术引入课堂,让学生通过创作,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李仙小学校外辅导员聂鹏坦言。聂鹏手把手教授学生制作泥塑的同时,更是耐心地向每一个学生讲述聂家庄泥塑的历史、发展,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泥塑文化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