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查询
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高新区报>担当实干 奋勇争先
  走进新城街道新都社区九龙华府小区,一条沥青崭新、标线清晰的平坦道路映入眼帘,驾车、步行再无往日颠簸。谁能想到,这条“舒心路”曾经却是困扰居民多年的“烦心事”——此前小区入口至地下车库的地砖路面,因常年使用破损严重,导致居民出行不便,成了大伙儿心口的“堵点”。
  “修修补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大家一直都盼着能彻底改造。”九龙华府小区业委会主任李攀登的话,道出了居民的共同心声。愿望虽迫切可“钱从哪来”却成了首个拦路虎:动用公共维修资金,程序复杂、周期漫长,远水解不了近渴;让业主分摊出资,又会增加家庭负担,难以形成共识;若让物业公司独立承担,既不符合权责划分,也超出企业承受范围。
  几番商讨后,业委会将目光锁定在小区公共收益上——这笔由公共场地停车费、电梯广告费等渠道汇集的资金,来源合规、归属全体业主,成了修路资金的“最优解”。“资金来源定了,能不能赢得业主信任、让大家支持,才是关键。”李攀登说,在新都社区党委的指导下,业委会迅速联合智佳物业行动:不仅制定了详细的修路方案与工程预算,还明确“主要费用由公共收益承担,物业公司补充支持,不向业主额外收钱”的原则,将所有细节一一整理成文档,在各楼栋微信群全面公示,主动接受居民监督。
  这份公开背后,是小区长期坚持公共收益透明化管理的“底气”。多年来,业委会每月公示公共收益收支明细,每一笔钱的来龙去脉都清清楚楚,居民早对这笔“共同财产”心中有数。正因如此,当看到合理的预算与明确的资金来源时,业主们的信任很快转化为支持,修路方案以98%的高同意率顺利通过。“能成事儿,一是钱管得明白,二是事儿办得透明,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当家人’。”李攀登感慨道。
  为尽量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修路工程成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协作战”。新都社区党委组建现场协调小组,小组成员轮流值守在工地旁,一旦出现邻里因施工产生的沟通问题,第一时间介入化解;业委会成员主动放弃休息,化身“义务监理”,每天盯着施工质量,从沥青铺设厚度到路面平整度,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物业公司则全力做好“后勤保障”,施工前逐户通知业主挪车,在工地周边拉起安全围挡,还配备洒水车降尘,把施工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更令人动容的是居民们的理解、支持与积极参与。由于修路将占用通往地下车库的通道,业主们主动配合挪车,为工程腾出了最大空间。施工现场虽然机械轰鸣,却处处洋溢着邻里同心、共建家园的温馨氛围。
  如今,新路通车了,不仅解决了“行路难”,还让小区环境颜值、安全指数同步提升。而这场修路工程,更成为新城街道“社区牵头、业委会主导、物业支持、居民参与”治理新模式的生动实践,新都社区党委找准“搭平台、定规则”的角色,让项目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业委会用透明管理赢得信任,化解了“资金焦虑”;居民主动参与,让“要我改”变成“我要改”。这条平坦的路,不仅铺在小区里,更铺在了居民心坎上,让大家真切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踏实与温暖。
  本报记者 郭鑫 
新城街道新都社区
把路“走实” 把心“铺平”
日期:2025-10-17 作者:郭鑫 来源:高新区报
  走进新城街道新都社区九龙华府小区,一条沥青崭新、标线清晰的平坦道路映入眼帘,驾车、步行再无往日颠簸。谁能想到,这条“舒心路”曾经却是困扰居民多年的“烦心事”——此前小区入口至地下车库的地砖路面,因常年使用破损严重,导致居民出行不便,成了大伙儿心口的“堵点”。
  “修修补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大家一直都盼着能彻底改造。”九龙华府小区业委会主任李攀登的话,道出了居民的共同心声。愿望虽迫切可“钱从哪来”却成了首个拦路虎:动用公共维修资金,程序复杂、周期漫长,远水解不了近渴;让业主分摊出资,又会增加家庭负担,难以形成共识;若让物业公司独立承担,既不符合权责划分,也超出企业承受范围。
  几番商讨后,业委会将目光锁定在小区公共收益上——这笔由公共场地停车费、电梯广告费等渠道汇集的资金,来源合规、归属全体业主,成了修路资金的“最优解”。“资金来源定了,能不能赢得业主信任、让大家支持,才是关键。”李攀登说,在新都社区党委的指导下,业委会迅速联合智佳物业行动:不仅制定了详细的修路方案与工程预算,还明确“主要费用由公共收益承担,物业公司补充支持,不向业主额外收钱”的原则,将所有细节一一整理成文档,在各楼栋微信群全面公示,主动接受居民监督。
  这份公开背后,是小区长期坚持公共收益透明化管理的“底气”。多年来,业委会每月公示公共收益收支明细,每一笔钱的来龙去脉都清清楚楚,居民早对这笔“共同财产”心中有数。正因如此,当看到合理的预算与明确的资金来源时,业主们的信任很快转化为支持,修路方案以98%的高同意率顺利通过。“能成事儿,一是钱管得明白,二是事儿办得透明,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当家人’。”李攀登感慨道。
  为尽量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修路工程成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协作战”。新都社区党委组建现场协调小组,小组成员轮流值守在工地旁,一旦出现邻里因施工产生的沟通问题,第一时间介入化解;业委会成员主动放弃休息,化身“义务监理”,每天盯着施工质量,从沥青铺设厚度到路面平整度,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物业公司则全力做好“后勤保障”,施工前逐户通知业主挪车,在工地周边拉起安全围挡,还配备洒水车降尘,把施工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更令人动容的是居民们的理解、支持与积极参与。由于修路将占用通往地下车库的通道,业主们主动配合挪车,为工程腾出了最大空间。施工现场虽然机械轰鸣,却处处洋溢着邻里同心、共建家园的温馨氛围。
  如今,新路通车了,不仅解决了“行路难”,还让小区环境颜值、安全指数同步提升。而这场修路工程,更成为新城街道“社区牵头、业委会主导、物业支持、居民参与”治理新模式的生动实践,新都社区党委找准“搭平台、定规则”的角色,让项目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业委会用透明管理赢得信任,化解了“资金焦虑”;居民主动参与,让“要我改”变成“我要改”。这条平坦的路,不仅铺在小区里,更铺在了居民心坎上,让大家真切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踏实与温暖。
  本报记者 郭鑫 

- 今日高新版权所有 华光照排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