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钢经济发展区
一碗热饭的民生温度
日期:2025-07-18 作者:王雅宁 来源:高新区报
临近中午,新钢经济发展区银通社区“孝老爱亲”食堂飘出阵阵饭菜香,大厅里挤满了前来就餐的居民。银通家园小区居民张桂兰端着餐盘找了个靠窗的位置,一荤一素一汤搭配得妥妥帖帖。“不用自己开火,不用刷碗,价格还实惠,想吃什么就买什么,这食堂真是办到咱老年人心坎里了!”老人眼角的皱纹里都漾着笑意。
这碗热饭的背后,是新钢经济发展区对“一老一小”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更是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作为建设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石,“一老一小”的吃饭问题,从来不是小事。银通家园小区由8个合作社组成,9000余名居民中55岁以上老人占了近四分之一,由于不少子女白天上班,“午饭吃什么”成了日常难题。
为此,新钢经济发展区广泛征集民意,先后在钢城社区、渭水社区、银通社区建成“孝老爱亲”食堂。同时,为社区常住老年人提供就餐补助,有时候一顿饭下来,老人只需花费几块钱。
食堂里的烟火气,不止暖胃,更暖人心。新钢经济发展区以社区为依托,积极推行“网格+老年人服务”模式,公益理发室里老人们正排队剪发,图书室里几位老人戴着老花镜读报纸,棋牌室不时传来对弈声……这些都是依托“孝老爱亲”食堂配套建设的文化活动空间。“以前吃完饭就回家看电视,现在在这儿能理发、能聊天,比家里热闹多啦!”正在棋牌室下棋的社区居民李德善笑着说。
为保障食堂长久运营,新钢经济发展区想出了“党建+多方联动”的法子:企业捐赠米油,志愿者轮流帮厨打杂。慈善超市还推出“志愿服务换积分、积分兑物资”的模式,鼓励居民参与食堂管理。今年以来,这样的助老活动已开展40余场,4100多人次感受到了社区的暖意。
“食堂不仅是吃饭的地儿,更是咱社区的‘暖心枢纽’。”银通社区党委书记蒋英慧算了笔账:一个食堂解决了老人吃饭难问题,解放了年轻人的时间,还聚起了邻里情,这是用“小投入”撬动了“大民生”。
如今,在新钢经济发展区,无论走到哪个社区,都能看到“孝老爱亲”食堂的红色招牌。下一步,新钢经济发展区将持续深化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一步树牢为民服务宗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惠及更多居民。
文/本报记者 王雅宁
图/本报记者 杨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