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泉发展区健全“建育练验”全链条
畅通青年党员人才成长路
日期:2023-09-01 作者:柳翠瑛 来源:高新区报
如何充实青年党员人才队伍?汶泉发展区青年人才党支部经过多年实践总结,提炼形成“建育练验”全链条工作法,即“三个一”搭建选育平台、“四步走”深化教育管理、“多平台”强化实战练兵、“全方位”检验攻坚质效,通过学习、实践、帮带、志愿服务等方式对青年人才进行培养教育,与基层治理、城市更新有机结合,形成有序补充、梯次培养的青年人才培育结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三个一”搭建选育平台
“你好,我是来参加青年人才党支部面试的……”日前,几十余名朝气蓬勃的年轻党员先后来到汶泉发展区办事处,参加青年人才党支部择优纳新活动面试,最终40名青年党员成功入选。
围绕建好一个支部、搭建一个平台、培养一批能人“三个一”原则,2020年,汶泉发展区在全区率先成立青年人才党支部,建立完善青年人才信息库,打造集培育、选用、锻炼一体的人才成长平台,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我们采取‘个人申请、组织推荐、党委考察’的方式,创新推行‘线上+线下’人才吸纳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充实支部力量。目前,已储备青年党员人才后备力量636名,主动接收青年党员40名,培养发展青年党员8名,择优推荐入党积极分子14名。”汶泉发展区党建办副主任陈秀娟说。
“四步走”深化教育管理
8月28日上午8点30分,汶泉发展区二楼会议里已经坐满了青年党员。作为今天的宣讲员,宣传办主任彭青青以“弘扬沂蒙精神·践行初心使命”为主题,深刻阐述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内涵,为辖区青年党员带去一场精神洗礼课。
“今天的收获非常大。我们一定会把沂蒙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青年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履职尽责、担当实干。”参会青年党员武广信表示。
“我们利用党工委会议、机关干部点名会、支部生活会的机会,开展书记讲党课、党员专题培训、学习研讨等活动,进一步加强理论教育,提升青年党员的使命感、荣誉感,目前已培训3600人次。”陈秀娟说。
汶泉发展区通过抓实常态化教育培训、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仪式感”、创建“一问一捐一看一听”机制、实施奖惩激励机制,择优选择工作能力强、对基层工作热情高的人员,对工作不积极、不主动的党员干部进行提醒谈话,进一步激发青年党员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多平台”强化实战练兵
“需求内容:帮忙采摘杏;服务地点:段家社区居民段有树的杏园……”6月初,汶泉发展区段家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工作人员收到这样一条需求信息,辖区困难群众段有树夫妇的杏园采摘需要帮忙。
段家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第一时间将需求信息转至发展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及汶泉社工站,“订单”即刻被接。党员志愿服务队的青年党员商玥联合爱心志愿者,驱车来到了段有树老人的杏园,帮助其采摘、销售。
党员志愿服务只是青年人才党支部深入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一个方面。2023年,共有52名青年党员主动充实到城市更新、基层治理一线,帮助居民及时解决“急难险重”问题,并通过观摩、演讲、徒步等一系列比赛,搭建青年干部展现各种能力的平台,真正“以赛促学、以学促行、以行促效”。
“全方位”检验攻坚质效
汶泉发展区把基层一线作为青年党员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择优选派青年党员担任22个城市更新专班攻坚主力,从入户调研、方案制定、协议签订、房屋拆迁全流程包靠,完成15个合作社、4405户居民选房,1845户居民入住新房。
“我们充分探索利用年轻人之间的信任,发挥青年党员干部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创建‘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主动约访、重点回访’机制,调解居民日常矛盾纠纷,将这种青年间的互帮互助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动力。”汶泉发展区党工委副书记朱瑞壮说。
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汶泉发展区将继续深化青年人才党支部建设,发挥党支部职能作用,畅通青年人才培养途径,激发队伍生机活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力量。
本报记者 柳翠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