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人技结合提升耕地监管水平
落实田长制 守好“责任田”
日期:2023-09-01 作者:裴悦廷 来源:高新区报
行走在高新区田间,不时可见佩带着田长工作证的巡护员忙碌的身影。一辆电动车、一块手机、一把水壶,就是新钢经济发展区向阳股份经济合作社田长李永强的全部“装备”。
“我的日常任务是到田里查看是否有乱倒垃圾损坏耕地、私搭乱建、乱堆乱占等现象,发现有这种情况便立即制止,对于拒不整改的便通过‘鲁地云’APP上报。”每天下午,李永强都会穿梭于田间地头。
在高新区,跟李永强有同样身份的田长有107名。高新区将全区2.3万亩耕地按街道(发展区)和居民小组划分为94个监管网格,确定区、街道、社区三级田长,统一通过田长大课堂进行培训学习,考核合格颁发田长证,确保巡护工作有名、有实、有效。
此外,高新区把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科技手段作为提升耕地保护监测监管水平的重要途径,强化源头监管,在大力推广和应用“鲁地云”APP、“鲁地云”微信随手拍小程序等基础上,将高科技巡查引入到日常耕地监管中。
在新钢经济发展区的一处玉米田上空,一架无人机正在来回“巡逻”,操控无人机的正是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的工作人员马云彭。
“利用‘无人机+鲁地云’耕地监管平台协作,形成‘全方位、无死角、天上地下共同巡查’的工作模式,通过APP拍照举证回传,处置流程全过程记录。”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调查监测科科长、耕地保护科副科长马云彭说,今年以来,通过无人机巡查发现疑似问题17个,有效制止违法占地行为。
目前,全区公开设置田长制公示牌11个,埋设永久基本农田界桩713个,构建起“上下一心、管护一线”的田长组织体系,将过去被动处置问题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接受社会监督,实现“每块农田都有人管”,有效提升监管水平。
“除去日常监管,我们还通过大集、宣传横幅、公示牌和微信群、广播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宣传实施田长制的重大意义。”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党总支委员李志华表示,将持续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全方位构建“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新格局,截至2022年底,全区实际耕地保有量连续多年高于下达的责任目标。
本报记者 裴悦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