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查询
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高新区报>关注
  “第四个忘不了就是创新安置,化解矛盾,施惠于民,发展和失地农民安置步入良性循环。”
  ——高新区党工委原副书记、管委会原副主任徐洪龙
  东方路2589号,是高新区一个历史性地标——于家涝洼,这是潍坊高新区第一个成功拆迁安置的居民小区。
  据史料记载,于家涝洼历史悠久,早在清光绪年间,来此租地为生的穷人相继落住,形成这个村子。地主姓于,此处因洼而涝,故取名“于家涝洼”。
  随着项目一批批进驻,发展用地需求增多,需要征地,这也是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这个项目不能让它走了,它是为我们老百姓造福的项目,一定要把它留下来。”于家涝洼一位村民说,建企业、进项目、富口袋是大家的共同诉求。
  第一次“吃螃蟹”
  上世纪90年代末,于家涝洼每个人手里仅剩一分三厘地,要征用土地,首先是要集中解决村民的吃饭和就业问题。
  怎么办?高新区在旧村周边盖上商铺,上面是宿舍,村民变居民,让他们靠商铺对外出租的租金生活。据说,当年出租收入就达到230多万元,老百姓不仅住上了漂亮的房子,还多了一些分红,日子比原来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破旧的小土屋,变成气派的“下店上楼”,一个原来不安宁的于家涝洼成了和谐安定文明村。把农村置换为城市、把农民置换为市民、把平房置换成楼房、把地款置换成就业平台,解除农民的住房、生活和就业之忧,于家涝洼因为独创的“四个置换、解决三忧”经验,还成为全国典型。
  棚改过程中,潍坊市出台“两个83平方用地”办法,即一个83平方米给老百姓住宿,一个83平方米给老百姓生活保障。此法先后在李家朱茂、杜家朱茂、东金蔴、河北张庄、省庄等地推开,取得很好的成效。
  为了管好钱,村里的土地出让收入由管委会财政把关、街办监督使用,两个关口通过后,才允许支付使用资金,且必须用在老百姓就业安置、盖厂房或开展村集体实业等方面,不能挪作他用。
  一路通,路路通,这条安置老百姓的路子蹚出来以后为城市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高新区启动健康东街道路改造工程,全部2000户民事清表工作在15天内圆满完成,正是得益于这些创新安置办法。
  存量土地有限的情况下,面对新增建设用地矛盾,潍坊高新区充分尊重农民利益和诉求,让城市发展进入——农民集体拥有土地所有权,村庄拆迁富余土地储备出让增加财政收入,再支持企业发展和建设经营城市,增收提高城市生活水平,进而惠及百姓的良性循环。
  “双庆”书记的故事
  高新区新城街道河北社区由河北张庄和西河北两个小社区组成,因位于张面河以北而得名。河北张庄是全区最大的村居,距市委、市政府直线距离不足800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016年,高新区开始实施三年棚改计划。河北社区225户也在其中。
  干了6年河北社区党委书记的张华庆深知这里乱搭乱建多、租户受益大,大家都怕这次拆得不彻底,分不到新房子,所以棚改难度格外大。
  张华庆心一横,开班子会主动立下“军令状”:自古华山一条路,狭路相逢勇者胜。反正活儿早晚要干,要是承认自己不行,咱们就快解散。要是不愿意承认,咱们就想办法把225户顺利拆迁完,让老少爷们儿从狭窄的平房搬上宽敞明亮的楼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为了打开局面,张华庆带头把自己儿子的婚房让出来,先给拆迁户。
  在张华庆的带动下,社区干部付瑞斌、张军行、张瑞山陆续让出自己的房子。
  “社区干部得到啥好处了?啥也没得到啊,都是为了咱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这样,拆迁户们不见、不拆、不搬的心思开始松动,为了早拆早选房,都争相签订拆迁协议。
  历经253个日夜,河北社区225户全部拆完。“华庆让房”,一时间在村里传为佳话。
  一年半以后,张华庆的儿子又分到其他小区的房子,2018年有了二孩,皆大欢喜。
  如今,社区面貌焕然一新,河北张庄全部安置完毕后,剩余约5万平方米沿街商铺、写字楼全部用于租赁,一套也不卖,每年可为集体创收约1800万元,让全体老百姓有楼住、有饭吃、有钱花,所租赁的收入全部用于居民生活保障等支出,过上“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与大河北相隔不远,便是十甲。1990年前后,27岁的退伍兵张民庆被组织推荐担任了十甲村党支部书记。
  那时的十甲村,是一个有名的穷村。
  有多穷?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张庆庆记得,小时候村里没有自来水,家家户户都要挑水吃。大概10岁时,张庆庆最大的心愿是早上能吃上根油条,晚上能看电视,什么节目无所谓。
  张庆庆有空就趴到邻居墙头上看电视,人家播什么他看什么,“没有选择的权利”。
  1992年,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脑子活络的张庆庆决定南下“闯荡闯荡”,从南方进来建材回潍坊搞装修,俗称“包工包料”。一年时间,张庆庆不仅还了5万多的“饥荒”,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万元户”。
  此后,张庆庆继续做建材生意,不仅在豪德小商品城开起了店,还一口气买下两套商品房。张庆庆一家,也从贫穷跨越了温饱线,迈进了小康。
  郝建芹和丈夫张建华相识于1998年,那时候十甲村附近只有两栋建筑,市府大楼和牧校,后边是一片桃园。电视镜头扫过十甲村,路面坑坑洼洼、老屋破旧,家门口有一头老牛就算是过得好的……贫穷成了两人走到一起最大的障碍。
  2002年,郝建芹不顾母亲反对,嫁到十甲村。丈夫踏实、稳重,符合她心里对爱情的所有美好憧憬,但是穷也是刻骨铭心的。
  婚后15天就有人来家里追债,郝建芹的母亲从订亲到结婚都没踏进过婆家门,成为她心里一个解不开的疙瘩。
  婚后第二年,郝建芹听说村里要拆迁。听到这个消息时,她的第一反应是:坚决不拆!拆了房子我住哪儿?
  张民庆知道,他们这是穷怕了。“我带领老百姓安得上自来水,修得了路,换得了变压器,也一定能让乡亲们住上楼,过上好日子!”怀着这样的想法,张民庆从心底生出一丝豪迈。
  在时代背景下,张民庆顺应高新区改革发展大势,抢抓机遇,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模式,带领十甲人开始“逆袭”之路。
  2004年,十甲村启动旧村改造,张民庆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和“两委”班子协商决定成立十甲置业公司自主开发安置。
  看到别人家都分到了拆迁房,郝建芹坐不住了,从不愿意到主动配合,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变。目前,整个十甲村已经拥有十甲花园A区、B区两个现代化居民小区,安置率100%。
  走在十甲社区,40000余平方米的沿街商铺十分气派,这些固定资产全部对外出租,仅此一项就为集体经济增加年收入1000余万元。
  2011年,张民庆带领村“两委”进行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成立了十甲股份经济合作社,当年实现收入790多万元,一跃成为了高新区响当当的富裕村。之后他们每年年初都会进行上一年度的分红,到现在已11个年头。
  2015年12月,合作社投资1.6亿元建设的综合性农贸市场——十甲农贸市场正式开业。市场总占地约85亩,极大方便群众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每年为集体增收1000余万元。
  截至2020年年底,十甲股份经济合作社固定资产增长到9亿余元,2021年集体收入达到3200万元,经股东代表大会协商确定,2022年每人分红8000元。十甲一跃成为远近称道的富裕村、文明村。
  现在他们都在期待家门口吾悦广场商业综合体项目的建成,到那时,将带动3000余人就业,实现年税收3000余万元。
  老百姓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腰包一年比一年鼓,郝建芹当年嫁进的“土坷垃”变成了“金疙瘩”;张庆庆转行做起了山茶油生意,风生水起。
  近来,细心的张庆庆发现,乡亲们爱买书、看书了,他不由得感慨,物质生活丰裕了,大家对精神有了更高的追求。
  11天换来1个大项目
  2021年9月17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现场推进会议上,参会代表观摩了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潍柴新能源氢燃料电池制造基地)。
  新能源氢燃料电池制造基地项目是2020年省重大项目,是潍坊高新区攻坚“双招双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项目。
  项目是高新区“腾笼换鸟”通过旧厂搬迁腾转土地112亩换来的,由潍柴集团引入世界氢燃料电池领军企业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等,采用世界领先的质子膜技术,生产的燃料电池寿命可达3万小时,性能领先国内产品。
  按照产业规划,高新区某纺织企业位于氢燃料电池项目的核心厂房。这家企业的搬迁,成为该项目落地的关键一环,也是必须要过的一关。
  搬迁一个较大型的传统企业,谈何容易?企业正在生产,手里还有未完成的客户订单,一旦完不成订单就意味着失去客户,还面临巨额罚款,更存在企业资产全部抵押银行,债务较多,职工对企业搬迁不理解等诸多困难。
  纺织企业当时还在正常生产经营,如何打赢企业搬迁攻坚战?上专班。
  技术工人、机械设备不足,专班协调30余名经验丰富的机器拆卸技术工人帮助拆卸重组,白天搬迁、晚上重组产线赶订单。
  搬迁力量不够,经发局职工全员上阵,亲自下手搬,数九寒冬搬得大汗淋漓,几乎全部冻感冒了,有人发烧38度不下火线,打完针继续工作。
  企业主要负责人出国未归,临时负责人和员工对搬迁不理解,他们就打“感情牌”,提前买好早饭,中间送去热水,想方设法安抚工人情绪,提高搬迁效率。
  坚冰融化了。企业冷着的脸缓和了,车间负责人主动割断生产线,全力支持配合搬迁。最终,历时11天,动用1万余工时,共搬运成品10万余件、原料5万余件、设备160台(套)。织布车间、验整车间、服装车间、成品仓库等6个大厂房完成搬迁,比原计划提前10天完成任务,全力保障了潍柴新项目开工建设。
  这场硬仗,成为“高新精神”和“高新速度”的真实缩影。
  本报记者 周锦江 尹婷婷
  
“腾笼换鸟”的高新实践
日期:2023-03-03 作者:周锦江 尹婷婷 来源:高新区报
  “第四个忘不了就是创新安置,化解矛盾,施惠于民,发展和失地农民安置步入良性循环。”
  ——高新区党工委原副书记、管委会原副主任徐洪龙
  东方路2589号,是高新区一个历史性地标——于家涝洼,这是潍坊高新区第一个成功拆迁安置的居民小区。
  据史料记载,于家涝洼历史悠久,早在清光绪年间,来此租地为生的穷人相继落住,形成这个村子。地主姓于,此处因洼而涝,故取名“于家涝洼”。
  随着项目一批批进驻,发展用地需求增多,需要征地,这也是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这个项目不能让它走了,它是为我们老百姓造福的项目,一定要把它留下来。”于家涝洼一位村民说,建企业、进项目、富口袋是大家的共同诉求。
  第一次“吃螃蟹”
  上世纪90年代末,于家涝洼每个人手里仅剩一分三厘地,要征用土地,首先是要集中解决村民的吃饭和就业问题。
  怎么办?高新区在旧村周边盖上商铺,上面是宿舍,村民变居民,让他们靠商铺对外出租的租金生活。据说,当年出租收入就达到230多万元,老百姓不仅住上了漂亮的房子,还多了一些分红,日子比原来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破旧的小土屋,变成气派的“下店上楼”,一个原来不安宁的于家涝洼成了和谐安定文明村。把农村置换为城市、把农民置换为市民、把平房置换成楼房、把地款置换成就业平台,解除农民的住房、生活和就业之忧,于家涝洼因为独创的“四个置换、解决三忧”经验,还成为全国典型。
  棚改过程中,潍坊市出台“两个83平方用地”办法,即一个83平方米给老百姓住宿,一个83平方米给老百姓生活保障。此法先后在李家朱茂、杜家朱茂、东金蔴、河北张庄、省庄等地推开,取得很好的成效。
  为了管好钱,村里的土地出让收入由管委会财政把关、街办监督使用,两个关口通过后,才允许支付使用资金,且必须用在老百姓就业安置、盖厂房或开展村集体实业等方面,不能挪作他用。
  一路通,路路通,这条安置老百姓的路子蹚出来以后为城市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4年,高新区启动健康东街道路改造工程,全部2000户民事清表工作在15天内圆满完成,正是得益于这些创新安置办法。
  存量土地有限的情况下,面对新增建设用地矛盾,潍坊高新区充分尊重农民利益和诉求,让城市发展进入——农民集体拥有土地所有权,村庄拆迁富余土地储备出让增加财政收入,再支持企业发展和建设经营城市,增收提高城市生活水平,进而惠及百姓的良性循环。
  “双庆”书记的故事
  高新区新城街道河北社区由河北张庄和西河北两个小社区组成,因位于张面河以北而得名。河北张庄是全区最大的村居,距市委、市政府直线距离不足800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016年,高新区开始实施三年棚改计划。河北社区225户也在其中。
  干了6年河北社区党委书记的张华庆深知这里乱搭乱建多、租户受益大,大家都怕这次拆得不彻底,分不到新房子,所以棚改难度格外大。
  张华庆心一横,开班子会主动立下“军令状”:自古华山一条路,狭路相逢勇者胜。反正活儿早晚要干,要是承认自己不行,咱们就快解散。要是不愿意承认,咱们就想办法把225户顺利拆迁完,让老少爷们儿从狭窄的平房搬上宽敞明亮的楼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为了打开局面,张华庆带头把自己儿子的婚房让出来,先给拆迁户。
  在张华庆的带动下,社区干部付瑞斌、张军行、张瑞山陆续让出自己的房子。
  “社区干部得到啥好处了?啥也没得到啊,都是为了咱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这样,拆迁户们不见、不拆、不搬的心思开始松动,为了早拆早选房,都争相签订拆迁协议。
  历经253个日夜,河北社区225户全部拆完。“华庆让房”,一时间在村里传为佳话。
  一年半以后,张华庆的儿子又分到其他小区的房子,2018年有了二孩,皆大欢喜。
  如今,社区面貌焕然一新,河北张庄全部安置完毕后,剩余约5万平方米沿街商铺、写字楼全部用于租赁,一套也不卖,每年可为集体创收约1800万元,让全体老百姓有楼住、有饭吃、有钱花,所租赁的收入全部用于居民生活保障等支出,过上“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与大河北相隔不远,便是十甲。1990年前后,27岁的退伍兵张民庆被组织推荐担任了十甲村党支部书记。
  那时的十甲村,是一个有名的穷村。
  有多穷?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张庆庆记得,小时候村里没有自来水,家家户户都要挑水吃。大概10岁时,张庆庆最大的心愿是早上能吃上根油条,晚上能看电视,什么节目无所谓。
  张庆庆有空就趴到邻居墙头上看电视,人家播什么他看什么,“没有选择的权利”。
  1992年,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脑子活络的张庆庆决定南下“闯荡闯荡”,从南方进来建材回潍坊搞装修,俗称“包工包料”。一年时间,张庆庆不仅还了5万多的“饥荒”,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万元户”。
  此后,张庆庆继续做建材生意,不仅在豪德小商品城开起了店,还一口气买下两套商品房。张庆庆一家,也从贫穷跨越了温饱线,迈进了小康。
  郝建芹和丈夫张建华相识于1998年,那时候十甲村附近只有两栋建筑,市府大楼和牧校,后边是一片桃园。电视镜头扫过十甲村,路面坑坑洼洼、老屋破旧,家门口有一头老牛就算是过得好的……贫穷成了两人走到一起最大的障碍。
  2002年,郝建芹不顾母亲反对,嫁到十甲村。丈夫踏实、稳重,符合她心里对爱情的所有美好憧憬,但是穷也是刻骨铭心的。
  婚后15天就有人来家里追债,郝建芹的母亲从订亲到结婚都没踏进过婆家门,成为她心里一个解不开的疙瘩。
  婚后第二年,郝建芹听说村里要拆迁。听到这个消息时,她的第一反应是:坚决不拆!拆了房子我住哪儿?
  张民庆知道,他们这是穷怕了。“我带领老百姓安得上自来水,修得了路,换得了变压器,也一定能让乡亲们住上楼,过上好日子!”怀着这样的想法,张民庆从心底生出一丝豪迈。
  在时代背景下,张民庆顺应高新区改革发展大势,抢抓机遇,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模式,带领十甲人开始“逆袭”之路。
  2004年,十甲村启动旧村改造,张民庆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和“两委”班子协商决定成立十甲置业公司自主开发安置。
  看到别人家都分到了拆迁房,郝建芹坐不住了,从不愿意到主动配合,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变。目前,整个十甲村已经拥有十甲花园A区、B区两个现代化居民小区,安置率100%。
  走在十甲社区,40000余平方米的沿街商铺十分气派,这些固定资产全部对外出租,仅此一项就为集体经济增加年收入1000余万元。
  2011年,张民庆带领村“两委”进行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成立了十甲股份经济合作社,当年实现收入790多万元,一跃成为了高新区响当当的富裕村。之后他们每年年初都会进行上一年度的分红,到现在已11个年头。
  2015年12月,合作社投资1.6亿元建设的综合性农贸市场——十甲农贸市场正式开业。市场总占地约85亩,极大方便群众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每年为集体增收1000余万元。
  截至2020年年底,十甲股份经济合作社固定资产增长到9亿余元,2021年集体收入达到3200万元,经股东代表大会协商确定,2022年每人分红8000元。十甲一跃成为远近称道的富裕村、文明村。
  现在他们都在期待家门口吾悦广场商业综合体项目的建成,到那时,将带动3000余人就业,实现年税收3000余万元。
  老百姓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腰包一年比一年鼓,郝建芹当年嫁进的“土坷垃”变成了“金疙瘩”;张庆庆转行做起了山茶油生意,风生水起。
  近来,细心的张庆庆发现,乡亲们爱买书、看书了,他不由得感慨,物质生活丰裕了,大家对精神有了更高的追求。
  11天换来1个大项目
  2021年9月17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现场推进会议上,参会代表观摩了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潍柴新能源氢燃料电池制造基地)。
  新能源氢燃料电池制造基地项目是2020年省重大项目,是潍坊高新区攻坚“双招双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项目。
  项目是高新区“腾笼换鸟”通过旧厂搬迁腾转土地112亩换来的,由潍柴集团引入世界氢燃料电池领军企业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等,采用世界领先的质子膜技术,生产的燃料电池寿命可达3万小时,性能领先国内产品。
  按照产业规划,高新区某纺织企业位于氢燃料电池项目的核心厂房。这家企业的搬迁,成为该项目落地的关键一环,也是必须要过的一关。
  搬迁一个较大型的传统企业,谈何容易?企业正在生产,手里还有未完成的客户订单,一旦完不成订单就意味着失去客户,还面临巨额罚款,更存在企业资产全部抵押银行,债务较多,职工对企业搬迁不理解等诸多困难。
  纺织企业当时还在正常生产经营,如何打赢企业搬迁攻坚战?上专班。
  技术工人、机械设备不足,专班协调30余名经验丰富的机器拆卸技术工人帮助拆卸重组,白天搬迁、晚上重组产线赶订单。
  搬迁力量不够,经发局职工全员上阵,亲自下手搬,数九寒冬搬得大汗淋漓,几乎全部冻感冒了,有人发烧38度不下火线,打完针继续工作。
  企业主要负责人出国未归,临时负责人和员工对搬迁不理解,他们就打“感情牌”,提前买好早饭,中间送去热水,想方设法安抚工人情绪,提高搬迁效率。
  坚冰融化了。企业冷着的脸缓和了,车间负责人主动割断生产线,全力支持配合搬迁。最终,历时11天,动用1万余工时,共搬运成品10万余件、原料5万余件、设备160台(套)。织布车间、验整车间、服装车间、成品仓库等6个大厂房完成搬迁,比原计划提前10天完成任务,全力保障了潍柴新项目开工建设。
  这场硬仗,成为“高新精神”和“高新速度”的真实缩影。
  本报记者 周锦江 尹婷婷
  

- 今日高新版权所有 华光照排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