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产业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构建“蜂巢式”创新生态  打造“创新银行”激励机制  实施“靶向疗法”攻关模式

付村煤业“三驱联动”洗出“真金”

□尹丽君
  在枣矿集团付村煤业刚刚举办的“五转五增五提升”全层级“智+”慧谈活动中,该公司洗煤厂主任工程师郭莹介绍的“三驱联动”创新工作法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通过实施该创新工作法取得的成效更是让现场观众竖起了大拇指。
  什么是“三驱联动”创新工作法?该工作法是如何实施、又是如何助力矿山洗出“真金白银”的?带着这一个个问号,笔者走进了该公司洗煤厂。
  “你看,我们全厂有598台套在用设备,七大生产工序,怎样让每一台设备发挥最大的效能,怎样优化这七道生产工序?既能减轻职工劳动强度,又能创造最大的洗煤效益,是我们每天都在思考的课题。”在该厂宽敞明亮的厂房里,洗煤厂厂长高奎一边向笔者介绍每一道洗煤工序,一边道出了他们实施“三驱联动”创新工作法,即构建“蜂巢式”创新生态;打造“创新银行”激励机制;实施“靶向疗法”攻关模式的初衷。
  
第一驱构建“蜂巢式”创新生态

  “创新不是单打独斗,也不是实验室课题,必须要发挥我们整个创新团队的工作合力,就像蜂群一样分工协作、齐心协力攻克技术难题。”郭莹告诉笔者,他们打破专业界限,将洗煤、机电、化验等岗位的大学生技术骨干组成“六边形创新小组”,每个小组既独立承担课题又共享实验数据。
  在重介喷水改造工作中,工艺组负责流程优化,机械组改进喷水水泵变频器,电气组搭建智能喷水调节模型,仅这一项改造实现吨煤介耗降低0.3kg,年节约成本超81万元。
  “蜂巢”集聚的是合力,更是实实在在的效益,激发出了1+1>2的协同效应。
 
第二驱打造“创新银行”激励机制

  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名员工的创新激情、激活蕴藏在职工群众中的“金点子”?
  “我们设立‘创新银行’激励机制,打造‘创新提案区块链平台’,任何员工发现生产痛点都可以在线‘存问题’,解决方案被采纳后即可获得‘创新积分’和奖励。”该厂党支部书记王广雷说。
  智能装备工程师徐辉提出的利用筛面物料AI识别技术,通过图像识别预警旋流器二段堵塞情况,项目被采纳实施后,减少非计划停机60小时,不仅获得了荣誉,更获得了奖金。
  这种看得见的价值回报,让创新从“要我干”变成了“我要干”,大大激发了广大职工群众的创新激情,点燃了创新引擎,今年以来,共有10余名员工将自己的“金点子”存到了“创新银行”,兑现奖励2860元。
 
第三驱实施“靶向疗法”攻关模式

  在洗煤生产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针对制约洗选效率的“卡脖子”难题,他们建立“创新靶点图谱”,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可量化的技术指标,一项一项攻关、一步一步推进。
  曾经,尾煤泥发热量偏高是一直困扰他们的难题,他们经过多次技术研讨与现场会议,积极定方案,列计划,将601浓缩池底流打入旋流器截粗,旋流器底流进入高频筛,筛上物进入洗混煤流,筛下水及旋流器溢流经过截粗后进入602浓缩机再进行尾煤压滤。通过增加一个循环,对大于0.5毫米的粗煤泥进行再分选,实现了煤炭资源的精细化管理与最大化利用。该项目实施后,每天可多回收中煤约20吨。
  在攻克高灰细泥分选难关时,他们先后攻克泵前乳化加药、浮选药剂复配、智能加药闭环控制等7个技术节点,最终使浮精抽出率提高6.8个百分点,精煤产率提升1.投运后,分选精度提高到98.5%,每年创效8000余万元。
  “通过实施‘三驱’联动创新工作法,我们今年一季度精煤回收率同比提高2%,水分同比降低1 .65%,介耗降低6%,药耗降低8%,材料费整体降低10%,提前5天完成一季度商品煤任务。”在精煤装车现场,看着一车车即将外运的优质“付村煤”,郭莹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