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萍
一首歌里的家国情怀
日期:2025-11-07 作者:聂玉金 郭鑫 来源:高新区报
“怎能忘记那一年,铁蹄践踏我家园;时常追忆那些年,先烈忠魂护轩辕……”当这段饱含深情的歌词配上旋律响起,听者无不被其中的家国情怀触动。
这首歌名为《山河未忘》,出自潍坊高新区清池街道浞岛社区居民兰萍之手。这位62岁的老党员,退休后以音乐续写热爱,用一首原创歌曲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让刻在血脉里的红色基因,通过旋律传递出跨越代际的共鸣。
“我出生于60年代,可以说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爷爷是战争年代的老党员、八路军老战士,父母也早早入党,我21岁入党,党龄已经超过了40年。”兰萍说,从小到大,家中的红色故事、长辈的赤诚初心,让她对党和国家有着一份刻在骨子里的深情。“写一首好歌,把这份情感唱出来”,成为她多年来的执念。
今年3月份,兰萍终于下定决心启动创作,从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到歌颂美好生活、期盼强国建设,她希望通过歌词,完整传递这份炽热的家国情怀。
创作过程,是一场与灵感的“较劲”。“那段时间常常走神,有时候在厨房,看着火上在那炖着东西,溢了锅都没有意识到。有时候晚上关灯了,忽然之间灵光乍现,就顾不得开灯赶快抓起手机记下来。可以说,有点走火入魔了。”兰萍告诉记者,为了能精准凝练又不失厚重地表达情感,往往一句歌词就要改上数十遍。
有了歌词,如何用旋律唤醒共鸣?兰萍第一时间联系潍坊本土音乐人柴进作曲。“歌词的意境决定了旋律的走向,第一部分要体现历史的悲愤,第二部分要展现当下的幸福,第三部分要传递对未来的展望。”柴进说,他与兰萍反复沟通,逐句打磨旋律,力求让音符与文字完美契合。
随后,经柴进牵线,潍坊白浪河艺术团男声合唱团接过演绎重任。“这个词写得真好,我们这些老同志也都有爱国情怀。排练的时候,大家都很认真、很投入。接下来,还要进一步打造,把它作为我们团的精品节目奉献给大家,让这份爱国情传唱下去。”潍坊白浪河艺术团艺术总监魏心平说,为了演绎好这首歌曲,他与合唱团成员加班加点排练、录制。经过多方努力,《山河未忘》于8月30日在网络平台顺利发布,迅速引发关注。
据了解,这并非兰萍的首作,此前她已与柴进合作过两首歌曲。退休后的她,不甘于围着柴米油盐打转,重新拾起自幼热爱的音乐与文学,一头扎进创作中。除了《山河未忘》,她还写了《浞河绕处·心栖此乡——歌尔绿城小镇抒怀》《纸鸢飞处是我家》等作品,将潍坊的浞河风光、风筝文化融入诗词与旋律,让本土人文元素通过艺术传播得更远。
“朋友说我退休后才真正‘闪耀’起来。”兰萍笑着说,未来她会继续坚守初心,用更多扎根生活、饱含深情的作品,展现老党员“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风采,让家国情怀与本土温度,在旋律中不断传递。
本报记者 聂玉金 郭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