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查询
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高新区报>要闻
  □本报记者 冯玉诚 裴悦廷
  “这是我们企业的储能系统模型,可以理解为超大号‘充电宝’。通过增减储能罐和电堆的数量,就能灵活调节这个大号‘充电宝’的功率和容量。”在位于潍坊高新区的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产品经理廖利平向记者介绍说。
  当前市面上常见的液流电池产品,储能密度多在16—20千瓦时每立方米,而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将这一数值提升至20—25千瓦时每立方米。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全钒液流电池体系能在-35℃到65℃的宽温域下保持优异性能,这一突破在国内尚属首创。
  离子传导膜是液流电池电堆的核心零部件,直接影响电堆关键性能。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持续加大膜材料研发投入,不仅实现了OPBI聚合物合成工艺优化,更完成了膜材料基于“构效平衡”的复合改性,使新材料相比传统膜具备更优的选择性、传导性和稳定性。
  “我们在PVDF—PVP复合膜制备工艺上不断优化,在降低膜厚度的同时提升机械性能,一举实现能量效率提升3.3个百分点。”廖利平说。
  像液流储能这样在新兴产业领域“一骑绝尘”的企业,在潍坊高新区并不鲜见。依托产业优势提前卡位新赛道,潍坊高新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而技术创新锻造的硬实力,同样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在山东经纬钢帘线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拉丝生产线高速运转,一台被称为“智慧眼睛”的钢丝缺陷检测仪,成为降低产品缺陷漏检率的“法宝”。
  “拉丝过程中出现的断丝或表面缺陷是关乎产品质量的‘致命’因素。”山东经纬钢帘线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光亮指着一旁的检测设备介绍道,“我们联合软件企业研发的钢丝缺陷检测仪,相当于给钢丝做‘CT’,连头发丝1/5粗细的微裂纹都能精准捕捉。这让产品缺陷漏检率从过去的3%降至0.5%以内,客户满意度显著提升,产品订单也增长了20%以上。”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既需要微观层面的改革创新与市场调节,也离不开宏观层面的规划引导与政策支持。潍坊高新区聚焦动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为“制造当家”的潍坊提供坚实支撑、注入创新活力。同时,积极助力企业拓市场、找订单,组织开展潍柴、天瑞、海德、东泽4场“我帮企业组主场”专题活动,促成3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紧紧扭住“创新”这个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潍坊高新区政企携手,正奋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力求实现更多新突破、新发展。截至目前,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超580家,有效发明专利达11410件,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蜕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科技型企业超580家有效发明专利11410件
潍坊高新区让创新变量成发展最大增量
日期:2025-08-08 作者:冯玉诚 裴悦廷 来源:高新区报
  □本报记者 冯玉诚 裴悦廷
  “这是我们企业的储能系统模型,可以理解为超大号‘充电宝’。通过增减储能罐和电堆的数量,就能灵活调节这个大号‘充电宝’的功率和容量。”在位于潍坊高新区的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产品经理廖利平向记者介绍说。
  当前市面上常见的液流电池产品,储能密度多在16—20千瓦时每立方米,而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将这一数值提升至20—25千瓦时每立方米。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全钒液流电池体系能在-35℃到65℃的宽温域下保持优异性能,这一突破在国内尚属首创。
  离子传导膜是液流电池电堆的核心零部件,直接影响电堆关键性能。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持续加大膜材料研发投入,不仅实现了OPBI聚合物合成工艺优化,更完成了膜材料基于“构效平衡”的复合改性,使新材料相比传统膜具备更优的选择性、传导性和稳定性。
  “我们在PVDF—PVP复合膜制备工艺上不断优化,在降低膜厚度的同时提升机械性能,一举实现能量效率提升3.3个百分点。”廖利平说。
  像液流储能这样在新兴产业领域“一骑绝尘”的企业,在潍坊高新区并不鲜见。依托产业优势提前卡位新赛道,潍坊高新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而技术创新锻造的硬实力,同样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在山东经纬钢帘线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拉丝生产线高速运转,一台被称为“智慧眼睛”的钢丝缺陷检测仪,成为降低产品缺陷漏检率的“法宝”。
  “拉丝过程中出现的断丝或表面缺陷是关乎产品质量的‘致命’因素。”山东经纬钢帘线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光亮指着一旁的检测设备介绍道,“我们联合软件企业研发的钢丝缺陷检测仪,相当于给钢丝做‘CT’,连头发丝1/5粗细的微裂纹都能精准捕捉。这让产品缺陷漏检率从过去的3%降至0.5%以内,客户满意度显著提升,产品订单也增长了20%以上。”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既需要微观层面的改革创新与市场调节,也离不开宏观层面的规划引导与政策支持。潍坊高新区聚焦动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为“制造当家”的潍坊提供坚实支撑、注入创新活力。同时,积极助力企业拓市场、找订单,组织开展潍柴、天瑞、海德、东泽4场“我帮企业组主场”专题活动,促成3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紧紧扭住“创新”这个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潍坊高新区政企携手,正奋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力求实现更多新突破、新发展。截至目前,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超580家,有效发明专利达11410件,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蜕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 今日高新版权所有 华光照排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