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查询
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高新区报>要闻
  □本报记者 杜楠楠
  以“新烟火主义”为代表的城市市集,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经济,正成为潍坊城市更新与文旅融合的新趋势。在潍坊高新区,从引领消费潮流的凤溪地万物集夜市,到满足市民多元化需求的“红色”大集,大大小小的市集以多元形态释放着城市活力,共同绘就出一幅商居融合的幸福画卷。
  5月29日开市当日,第四届凤溪地万物集夜市便创下人流量超7万人次、交易额76.5万元的亮眼成绩,单摊位最高营业额达1.9万元,继续以“顶流”姿态刷屏网络,成为城市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动注脚。
  自2022年开办以来,凤溪地万物集夜市始终坚持“商业+文化+公益”的铁三角模式,凭借其鲜明特色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旅游休闲街区名单。“这三年,我们不仅培育了300余家优质品牌商户,每年还会招募大量公益摊位。”潍坊奉彰商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部经理孙志坚介绍,今年还联合新片场与十笏园文化街区,推出了联名款形象IP“MagicFriends”及一系列全新周边文创产品,形式更加新颖,玩法更加多样。
  家住潍坊高新区的付文亮对此深有感触:“每年夏天都特别期盼凤溪地开市,感觉一年比一年办得好,越来越有潍坊特色。这里能吃能喝、能逛能玩,品类丰富得很,逛累了还能坐在台下听听歌、吹吹晚风,特别舒适。”
  相比于凤溪地夜市现象级的“大而火”,潍坊高新区各种“小而美”的社区市集,点燃四季常新的消费热力循环。位于潍坊高新区清池街道浞岛社区的“邻里+”市集,便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邻里生活交流平台,为居民营造了“家门口”的幸福空间。
  作为浞岛社区与歌尔、居民、主理人共同创造的成果,“邻里+”市集深深植根社区,致力于服务日常、滋养邻里。“我们想通过市集,将社区打造成一个多元化的复合型空间,为居民搭建相遇、交流、共享的桥梁。”清池街道浞岛社区党委书记李超说。
  从最初的探索到如今的常态化运营,“邻里+”市集已形成固定节奏:夏季每周五晚上、冬季每周六上午准时开市,目前已累计举办活动百余场,惠及居民两千余人次,成为大家满心期待的“幸福约定”,也收获了居民的喜爱。
  与规模宏大的夜市不同,邻里+市集深耕社区土壤,专注于“家门口”的品质体验,它的魅力不在于体量,而在于那份细水长流的可持续性与融入日常的美好。李博是“邻里+”市集的摊主,也是歌尔绿城小区的业主,他在市集上主要售卖有机小米和有机玉米:“‘邻里+’市集吸引我的地方,远不止赚点零花钱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能走出家门,有更多机会和邻居聊聊天、结识新朋友。这种参与感和满足感,比在家闲着追剧充实多了,也更有生活的味道。”
  除了商业市集,潍坊高新区新钢经济发展区还用一抹亮眼的“志愿红”,重新定义了市集的内涵——这里没有叫卖的喧嚣,只有一场场充满暖心服务的流动盛宴。医生摆开义诊台,社保专员支起咨询点,反诈民警举着宣传册生动讲解,热热闹闹的人群里,充满实打实的健康关怀、政策解答和平安提醒。
  “我们利用东曹庄集市的公共空间,定期组织医疗、文化、金融、法律、健康等为民服务摊位,把这些服务零距离送到居民身边,目的就是便民惠民利民。”新钢经济发展区党工委副书记李永兴说。
  “来量了血压,检查了眼睛,还咨询了一些健康问题,有专业医生给指导,感觉太好了。有些小问题不用跑医院,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解决。”居民单体翔刚好赶上了这次红色大集,他笑着说道。
  这座“挤”满真情实意的红色市集,早已超越传统买卖场的范畴,化作政策落地的前哨站、健康守护的避风港、社区信任的连心桥,在这些家门口的服务里,藏着老百姓的幸福感。
  潍坊高新区的市集正以多元化、常态化的姿态,织就一张四季常热、商居共荣的生态网——这里有年轻人追逐的时尚热浪,也有长者眷恋的旧时光;有创业者激荡的梦想,更有街坊四邻的温暖情长。当“夏季限定”变成“全年相伴”,当“千集一面”转向“一集一魂”,这场从“赶集”到“享集”的嬗变,恰是潍坊高新区以市集为切口、以民生为底色的治理哲学。在这里,既能听见城市拔节生长的声音,更能触摸到“更好潍坊”建设中那抹最鲜活、最动人的烟火温度。
“千集一面”转向“一集一魂”
潍坊高新区市集生态面面观
日期:2025-07-11 作者:杜楠楠 来源:高新区报
  □本报记者 杜楠楠
  以“新烟火主义”为代表的城市市集,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经济,正成为潍坊城市更新与文旅融合的新趋势。在潍坊高新区,从引领消费潮流的凤溪地万物集夜市,到满足市民多元化需求的“红色”大集,大大小小的市集以多元形态释放着城市活力,共同绘就出一幅商居融合的幸福画卷。
  5月29日开市当日,第四届凤溪地万物集夜市便创下人流量超7万人次、交易额76.5万元的亮眼成绩,单摊位最高营业额达1.9万元,继续以“顶流”姿态刷屏网络,成为城市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动注脚。
  自2022年开办以来,凤溪地万物集夜市始终坚持“商业+文化+公益”的铁三角模式,凭借其鲜明特色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旅游休闲街区名单。“这三年,我们不仅培育了300余家优质品牌商户,每年还会招募大量公益摊位。”潍坊奉彰商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部经理孙志坚介绍,今年还联合新片场与十笏园文化街区,推出了联名款形象IP“MagicFriends”及一系列全新周边文创产品,形式更加新颖,玩法更加多样。
  家住潍坊高新区的付文亮对此深有感触:“每年夏天都特别期盼凤溪地开市,感觉一年比一年办得好,越来越有潍坊特色。这里能吃能喝、能逛能玩,品类丰富得很,逛累了还能坐在台下听听歌、吹吹晚风,特别舒适。”
  相比于凤溪地夜市现象级的“大而火”,潍坊高新区各种“小而美”的社区市集,点燃四季常新的消费热力循环。位于潍坊高新区清池街道浞岛社区的“邻里+”市集,便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邻里生活交流平台,为居民营造了“家门口”的幸福空间。
  作为浞岛社区与歌尔、居民、主理人共同创造的成果,“邻里+”市集深深植根社区,致力于服务日常、滋养邻里。“我们想通过市集,将社区打造成一个多元化的复合型空间,为居民搭建相遇、交流、共享的桥梁。”清池街道浞岛社区党委书记李超说。
  从最初的探索到如今的常态化运营,“邻里+”市集已形成固定节奏:夏季每周五晚上、冬季每周六上午准时开市,目前已累计举办活动百余场,惠及居民两千余人次,成为大家满心期待的“幸福约定”,也收获了居民的喜爱。
  与规模宏大的夜市不同,邻里+市集深耕社区土壤,专注于“家门口”的品质体验,它的魅力不在于体量,而在于那份细水长流的可持续性与融入日常的美好。李博是“邻里+”市集的摊主,也是歌尔绿城小区的业主,他在市集上主要售卖有机小米和有机玉米:“‘邻里+’市集吸引我的地方,远不止赚点零花钱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能走出家门,有更多机会和邻居聊聊天、结识新朋友。这种参与感和满足感,比在家闲着追剧充实多了,也更有生活的味道。”
  除了商业市集,潍坊高新区新钢经济发展区还用一抹亮眼的“志愿红”,重新定义了市集的内涵——这里没有叫卖的喧嚣,只有一场场充满暖心服务的流动盛宴。医生摆开义诊台,社保专员支起咨询点,反诈民警举着宣传册生动讲解,热热闹闹的人群里,充满实打实的健康关怀、政策解答和平安提醒。
  “我们利用东曹庄集市的公共空间,定期组织医疗、文化、金融、法律、健康等为民服务摊位,把这些服务零距离送到居民身边,目的就是便民惠民利民。”新钢经济发展区党工委副书记李永兴说。
  “来量了血压,检查了眼睛,还咨询了一些健康问题,有专业医生给指导,感觉太好了。有些小问题不用跑医院,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解决。”居民单体翔刚好赶上了这次红色大集,他笑着说道。
  这座“挤”满真情实意的红色市集,早已超越传统买卖场的范畴,化作政策落地的前哨站、健康守护的避风港、社区信任的连心桥,在这些家门口的服务里,藏着老百姓的幸福感。
  潍坊高新区的市集正以多元化、常态化的姿态,织就一张四季常热、商居共荣的生态网——这里有年轻人追逐的时尚热浪,也有长者眷恋的旧时光;有创业者激荡的梦想,更有街坊四邻的温暖情长。当“夏季限定”变成“全年相伴”,当“千集一面”转向“一集一魂”,这场从“赶集”到“享集”的嬗变,恰是潍坊高新区以市集为切口、以民生为底色的治理哲学。在这里,既能听见城市拔节生长的声音,更能触摸到“更好潍坊”建设中那抹最鲜活、最动人的烟火温度。

- 今日高新版权所有 华光照排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