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想法到产品落地,再到形成专利
潍坊高新区“寓管于服”助企加速成长
日期:2025-04-25 作者:冯玉诚 来源:高新区报
□ 本报记者 冯玉诚
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潍坊高新区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痛点,秉持“寓管于服”理念,通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打通审批绿色通道、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举措,为企业提供从研发到上市的全链条赋能,推动医药产业跑出创新发展“加速度”。
在潍坊高新区诺一迈尔(山东)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一期生产中心,国内首款可降解膨胀止血海绵“欧乐愈”正开足马力生产,该产品即将进军欧洲、东南亚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市场。“这款产品采用纯植物来源的多糖材料,鼻腔术后3—7天可自然降解为液体排出。”诺一迈尔(山东)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经理朱晓强现场演示:一小段普通铅笔粗细的止血海绵浸入水中,2秒内迅速膨胀至成人拇指大小。
诺一迈尔由中德科学家团队在苏州创立,专注于可再生医学领域,实现了多项可降解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的自主创新突破。
“企业在苏州发展迅速,急需寻找平台实现快速的产业化放量。”诺一迈尔(山东)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刚和合伙人都是潍坊人,借此机会将产业化项目落地家乡。
医药企业生产落地需在当地完成产品中试、全项检测及产品注册,若仅靠企业自身投入,时间与资金成本较高。为此,潍坊高新区在生物医药产业园内,建设了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共享实验室和中试车间,提供一体化医药产业孵化资源。
“我们仅用一周时间,腾出研发中心整层约1500平方米空间用于建设净化车间,并为企业免费提供扫描电子显微镜等高端研发设备,助力公司用2个月完成中试验证。”潍坊生物医药产业园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张春娟介绍。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验证后,企业在注册时发现创新产品的注册路径、审评要点尚不明确,专利申报也存在盲点。潍坊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将企业纳入重点服务清单,提供“一对一”帮扶指导。
“高新区市场监管局针对重点企业或首次参与专利申报的企业开展现场服务指导,围绕专利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对申报文本质量、运用及保护成效、运用案例等材料进行严格审核,提升申报质量。”潍坊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监管科科员考明慧说。
研发、注册、生产高效接力,诺一迈尔的“山东首秀”产品迅速破壁上市,企业随即推动眼科、生殖医学等多款国产替代创新产品在潍坊孵化上市。
“我们充分利用专利快速预审渠道,极大缩短了专利授权周期。目前,已成功申请专利6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0余项。”诺一迈尔(山东)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知识产权主管张晓说。
通过持续优化监管服务与审评审批能力,以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壮大,潍坊高新区正着力打造吸引生物医药企业落地的产业高地。目前,全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已完成投资75亿元,累计引育企业247家,4家企业入选全国行业百强、全省企业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