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查询
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高新区报>要闻
  □ 本报记者 尹婷婷
  通 讯 员 李晓玉
  “我在这里工作11年了。”在位于潍坊高新区的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傅荣强笑着向记者“自报家门”。眼前这位穿着格子衫、牛仔裤的福建人,因为钟情“膜”材料研发这一件事,带着一家四口成了“新潍坊人”。
  天维膜脱胎于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2013年,公司第一款产品扩散渗析膜材料历时7年研发成功,并在该领域站稳脚跟,准备向电渗析离子交换膜材料发起冲击,但苦于没有相关技术人才牵头,推进缓慢。
  淡水资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数据表明,世界上超过0.75亿人使用的淡水来源于海水或微咸水的脱盐。电渗析是发明较早的脱盐技术,也是浓盐水浓缩技术之一,因此,电渗析离子交换膜的开发,可以同时实现盐水的淡化和浓缩,不仅有助于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还可减少环境污染,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但是,当时这项技术几乎被国外公司垄断,国内基本上还停留在初级研发阶段。
  恰在此时,时任西门子新加坡总部研发技术员的傅荣强想回国发展,通过博士生导师徐铜文引荐,天维膜公司向他抛出橄榄枝,“三顾茅庐”,他顺利加入天维膜,成为核心研发人员。
  面对无比的信任和期待,傅荣强把困难当作“磨刀石”,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车间解决问题,一个月下来,体重轻了6斤多,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将电渗析离子交换膜推向市场。
  “这台电渗析设备里,分为阳膜和阴膜,阳膜只能让阳离子通过,阴膜只能让阴离子通过,利用离子膜的这种选择性,就可以实现盐分的淡化和浓缩。”在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车间,傅荣强向记者解释道。
  接下来的几年中,傅荣强在通用电渗析膜基础上,和团队其他成员一起,研究开发一/二价离子分离膜、阻氢膜等特殊用途膜,实现国内零的突破,目前已完成中试,预计将在新能源行业、化工行业大规模应用。
  在此期间,傅荣强主持参与多项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等研发项目,并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他的的带动下,天维膜先后培养出4名泰山领军人才,一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这些青年人才为公司产品开发带来强有力的支撑。
  “如果傅博士没来到天维膜,我们的研发会比现在落后5—10年。”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连文玉说,他的持续创新,不仅推动了公司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提升,还促进了我国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比如,化工厂使用酸碱之后变成盐,按照标准处理工艺,盐难以回用,利用我们的双极膜,就可以将盐变成酸和碱,从而实现酸、碱、盐的循环转化,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长远来看可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之前我完全没有想到一个福建人会来到山东潍坊,因为天维膜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机会,让我能够非常专注地研发。”傅荣强说,来的时候大女儿刚上幼儿园,二女儿不到1周岁,潍坊高新区靠前一步,帮助解决住房、子女户口和上学、人才称号和创新项目申报等一揽子问题。
  他乡变家乡,梦想之地变成理想之城,归根结底是这座“钢筋铁骨”的城市伸出有力臂膀,拥抱着像傅荣强一样带着梦想而来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也以同样的诚意回馈这座城。
  “一件事情比别人做得好,一定是因为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能够一辈子专注一条赛道,这是科研人员的幸运。”傅荣强说,他的目标就是要缩小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为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这是件非常有意思且有意义的事。
归国博士撬动企业研发提前5到10年
傅荣强:一辈子专注“膜”赛道
日期:2024-06-28 作者: 来源:高新区报
  □ 本报记者 尹婷婷
  通 讯 员 李晓玉
  “我在这里工作11年了。”在位于潍坊高新区的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傅荣强笑着向记者“自报家门”。眼前这位穿着格子衫、牛仔裤的福建人,因为钟情“膜”材料研发这一件事,带着一家四口成了“新潍坊人”。
  天维膜脱胎于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2013年,公司第一款产品扩散渗析膜材料历时7年研发成功,并在该领域站稳脚跟,准备向电渗析离子交换膜材料发起冲击,但苦于没有相关技术人才牵头,推进缓慢。
  淡水资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数据表明,世界上超过0.75亿人使用的淡水来源于海水或微咸水的脱盐。电渗析是发明较早的脱盐技术,也是浓盐水浓缩技术之一,因此,电渗析离子交换膜的开发,可以同时实现盐水的淡化和浓缩,不仅有助于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还可减少环境污染,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但是,当时这项技术几乎被国外公司垄断,国内基本上还停留在初级研发阶段。
  恰在此时,时任西门子新加坡总部研发技术员的傅荣强想回国发展,通过博士生导师徐铜文引荐,天维膜公司向他抛出橄榄枝,“三顾茅庐”,他顺利加入天维膜,成为核心研发人员。
  面对无比的信任和期待,傅荣强把困难当作“磨刀石”,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车间解决问题,一个月下来,体重轻了6斤多,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将电渗析离子交换膜推向市场。
  “这台电渗析设备里,分为阳膜和阴膜,阳膜只能让阳离子通过,阴膜只能让阴离子通过,利用离子膜的这种选择性,就可以实现盐分的淡化和浓缩。”在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车间,傅荣强向记者解释道。
  接下来的几年中,傅荣强在通用电渗析膜基础上,和团队其他成员一起,研究开发一/二价离子分离膜、阻氢膜等特殊用途膜,实现国内零的突破,目前已完成中试,预计将在新能源行业、化工行业大规模应用。
  在此期间,傅荣强主持参与多项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等研发项目,并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他的的带动下,天维膜先后培养出4名泰山领军人才,一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这些青年人才为公司产品开发带来强有力的支撑。
  “如果傅博士没来到天维膜,我们的研发会比现在落后5—10年。”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连文玉说,他的持续创新,不仅推动了公司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提升,还促进了我国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比如,化工厂使用酸碱之后变成盐,按照标准处理工艺,盐难以回用,利用我们的双极膜,就可以将盐变成酸和碱,从而实现酸、碱、盐的循环转化,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长远来看可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之前我完全没有想到一个福建人会来到山东潍坊,因为天维膜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机会,让我能够非常专注地研发。”傅荣强说,来的时候大女儿刚上幼儿园,二女儿不到1周岁,潍坊高新区靠前一步,帮助解决住房、子女户口和上学、人才称号和创新项目申报等一揽子问题。
  他乡变家乡,梦想之地变成理想之城,归根结底是这座“钢筋铁骨”的城市伸出有力臂膀,拥抱着像傅荣强一样带着梦想而来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也以同样的诚意回馈这座城。
  “一件事情比别人做得好,一定是因为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能够一辈子专注一条赛道,这是科研人员的幸运。”傅荣强说,他的目标就是要缩小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为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这是件非常有意思且有意义的事。

- 今日高新版权所有 华光照排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