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查询
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高新区报>头版新闻
  本报记者 岳鑫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发展更高水平、更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做好这道链接未来的“必答题”,潍柴集团以“勇者无畏”的奋进姿态,打破旧思想、旧体制、旧生态的桎梏,以全球视野谋篇布局,做强技术、做大产业,交出了一份可复制可借鉴的优异答卷。
  眼下,需求偏弱、预期不稳等因素考验着中国企业的成长韧性。弱周期中,潍柴集团延续去年的高位增长,一季度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实现总收入815亿元,利润42亿,增速均保持了两位数。“一季度,我们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以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点燃高质量发展第一引擎。潍柴天然气发动机保持绝对领先优势,大缸径发动机和高端液压产品持续发力,产品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潍柴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王德成说。
  在变化莫测的市场中挺直腰杆,潍柴依靠的是高性能的产品。在潍柴动力2024年商务大会上,上百款发动机产品集中亮相,充分展示了潍柴在“传统能源+新能源”双赛道上的储备和实力。这其中M系列大缸径高功率密度发动机格外吸人眼球引人瞩目。“在全球市场上,大缸径发动机技术门槛高,而且多年来一直被国外品牌所占据,我们成了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攻克了这一难题。今年前两个月,单是2兆瓦以上的大功率发电机组市场订单就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总量。”潍柴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王长聪说。
  专注研发,聚力创新,成为潍柴业绩强劲增长的底层逻辑和最大支撑。多年来,潍柴人扎根专业领域精心钻研,掌握了一批别人拿不走、全国叫得响、全球立得住的自主可控关键核心技术:全球首次创造性提出动力总成系统一体化研发模式,支撑我国重卡行业自主品牌占据99%的市场份额;连续四次发布全球本体热效率最高柴油机,树立全球柴油机热效率的新标杆;全球首款CVT动力总成、工程机械液压动力总成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发布全球首款大功率金属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商业化产品,并牢牢掌握了“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新能源三大技术路线。“我们的每一项攻关和创新都是以国家战略、产业短板、技术前沿为导向,每一项都在全球行业具有引领性意义,坚决扛牢动力装备行业的领军责任。”潍柴动力总经理助理孙楠楠说。
  在全球动力科技领域的塔尖,站得住、立得稳,人才、资金、保障等各项要素源源不断地配置到创新一线。自1998年以来,两年一度的科技创新激励大会,潍柴已连续举办11次。近三次大会,每次都拿出近亿元重奖科技功臣,个人奖励最高达1000万元,进一步凝聚起科技工作者向行业巅峰攀登的斗志和决心。“现在我们已经系统构建起了以潍柴为内核的全球同心科技生态圈,仅在国内就汇集了1.2万名科技人员,硕士占比50%以上,博士就有350人,万马奔腾搞创新的良好生态,有力地推动了我们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潍柴动力组织人力与绩效考核部部长黄维彪说。
  近十年来,潍柴已累计投入资金300多亿元,建立了20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在全球设立十大前沿中心。用科技创新打开新质生产力“大门”,潍柴正加速挺进科技“深水区”,不断擦亮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名片。
“动力澎湃看潍柴”系列报道(一)
创新驱动梦想 奏响“中国动力”最强音
日期:2024-05-17 作者:岳鑫 来源:高新区报
  本报记者 岳鑫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发展更高水平、更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做好这道链接未来的“必答题”,潍柴集团以“勇者无畏”的奋进姿态,打破旧思想、旧体制、旧生态的桎梏,以全球视野谋篇布局,做强技术、做大产业,交出了一份可复制可借鉴的优异答卷。
  眼下,需求偏弱、预期不稳等因素考验着中国企业的成长韧性。弱周期中,潍柴集团延续去年的高位增长,一季度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实现总收入815亿元,利润42亿,增速均保持了两位数。“一季度,我们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以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点燃高质量发展第一引擎。潍柴天然气发动机保持绝对领先优势,大缸径发动机和高端液压产品持续发力,产品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潍柴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王德成说。
  在变化莫测的市场中挺直腰杆,潍柴依靠的是高性能的产品。在潍柴动力2024年商务大会上,上百款发动机产品集中亮相,充分展示了潍柴在“传统能源+新能源”双赛道上的储备和实力。这其中M系列大缸径高功率密度发动机格外吸人眼球引人瞩目。“在全球市场上,大缸径发动机技术门槛高,而且多年来一直被国外品牌所占据,我们成了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攻克了这一难题。今年前两个月,单是2兆瓦以上的大功率发电机组市场订单就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总量。”潍柴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王长聪说。
  专注研发,聚力创新,成为潍柴业绩强劲增长的底层逻辑和最大支撑。多年来,潍柴人扎根专业领域精心钻研,掌握了一批别人拿不走、全国叫得响、全球立得住的自主可控关键核心技术:全球首次创造性提出动力总成系统一体化研发模式,支撑我国重卡行业自主品牌占据99%的市场份额;连续四次发布全球本体热效率最高柴油机,树立全球柴油机热效率的新标杆;全球首款CVT动力总成、工程机械液压动力总成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发布全球首款大功率金属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商业化产品,并牢牢掌握了“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新能源三大技术路线。“我们的每一项攻关和创新都是以国家战略、产业短板、技术前沿为导向,每一项都在全球行业具有引领性意义,坚决扛牢动力装备行业的领军责任。”潍柴动力总经理助理孙楠楠说。
  在全球动力科技领域的塔尖,站得住、立得稳,人才、资金、保障等各项要素源源不断地配置到创新一线。自1998年以来,两年一度的科技创新激励大会,潍柴已连续举办11次。近三次大会,每次都拿出近亿元重奖科技功臣,个人奖励最高达1000万元,进一步凝聚起科技工作者向行业巅峰攀登的斗志和决心。“现在我们已经系统构建起了以潍柴为内核的全球同心科技生态圈,仅在国内就汇集了1.2万名科技人员,硕士占比50%以上,博士就有350人,万马奔腾搞创新的良好生态,有力地推动了我们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潍柴动力组织人力与绩效考核部部长黄维彪说。
  近十年来,潍柴已累计投入资金300多亿元,建立了20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在全球设立十大前沿中心。用科技创新打开新质生产力“大门”,潍柴正加速挺进科技“深水区”,不断擦亮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名片。

- 今日高新版权所有 华光照排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