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新城街道“4+2+1”模式让物业服务更给力
日期:2023-08-04 作者:高鹏 来源:高新区报
本报记者 高鹏
小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和“关键一米”。
近年来,新城街道创新探索“4+2+1”工作模式,通过搭建大讲堂、实训基地、“思享会”、技能竞赛“四位一体”物业从业者素能提升平台,实行“物业服务公开日”“社区书记接待日”两项群众诉求前置化处办措施,抓实服务质量考核监督一个保障,推动小区管理服务水平提质增效。
随着“4+2+1”工作模式的推行,意味着新城街道正式开启“物业服务2.0”新模式,以更加给力的物业服务,让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不断升级。
搭平台拓素能
精细服务再升级
“第一印象的形成需要多长时间?”
“三秒。”
“那么如何给业主良好的第一印象?”
“面对业主时务必注意外在表现,比如工装、坐姿、言谈举止等等……”
8月1日,一场以“打造企业连接客户的核心团队”为主题的物业服务“思享会”在新城街道举行,潍坊青鸟华光物业常务副总经理郝雪梅就如何提升服务水平与全街道物业客服人员进行分享交流。
今年以来,新城街道紧抓物业从业者一个关键,突出素质提升一个先手,搭建起物业大讲堂、物业服务“思享会”、物业经理轮训、物业职业技能竞赛“四位一体”的物业从业人员技能素质提升平台。
截至目前,新城街道共开办9期物业大讲堂、4期物业服务“思享会”,邀请物业行业专家、优秀人才面对面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开展9批次物业经理轮训,促进物业企业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平台不断完善,提升有无成效?职业竞赛见真章。
209个小区、204名项目经理同台竞技——为推动成效转化,以比促学强能力,新城街道举办“物业服务行业第一届职业技能竞赛”。
“我会把竞赛的所学所悟第一时间带回公司、教会同事,把寻常工作做成超常,把普通工作做成特色,把优势工作做成品牌,用心提升服务品质。”一等奖获奖选手、泰和上筑项目经理王绍艳说。
开办物业职业技能竞赛正是新城街道向着物业服务2.0新模式的全新探索。
通过竞赛为新城物业人切磋技艺、交流经验搭建良好平台,激励广大物业从业者提高岗位工作技能,锻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管家队伍”,更好地服务业主、为业主办实事。
社区书记小区“摆摊”
居民诉求件件回应
“书记您好,我在装修的时候缴纳了装修押金,现在已经装修完了,但物业想把我的装修押金作为物业费扣除后再把剩余钱款退回,我觉得这样不合理。”在鸢飞社区开展的“社区书记接待日”活动中,北海公馆小区业主夏女士提出了疑问。
鸢飞社区党委书记苏允泽与物业负责人“现场办公”。物业公司当场表示尽快退还押金,同时也督促该业主尽快缴纳物业费。
一两张长桌、三五个小凳,问题轻松化解——新城街道创新开展“社区书记接待日”活动,每个社区每月至少开展2次,36名社区书记垂直下沉小区,变坐等“问题上门”为主动“出击”,联合小区物业负责人现场“坐镇”,与来访居民面对面拉家常、解难题。
针对小区多、物业纠纷多的实际,新城街道同步组织辖区物业企业每月利用周末开展“物业服务公开日”活动,今年累计“摆摊”417场次,征集问题3675个,问题解决率达97.5%。
在基层治理的“新城大舞台”上,依托物业服务公开日、书记接待日两项机制,实行未诉先办,让居民所急所盼前置化解、不出基层,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越来越强。
正向激励负向鞭策
物业服务常态长效
物业服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前沿阵地。
如何确保物业服务保持常态长效?
“考核奖惩”是抓手。新城街道设立5项考核标准、52项考核细节,对辖区117家物业企业进行过筛式考核,对考核成绩不及格的黄牌警示,约谈企业负责人,限期整改;连续2次不及格的,认定为黑榜项目,报请区主管部门予以信用扣分,取消各类评先树优。
以考核倒逼物业企业整改提升,如今辖区北海公寓、隽合花园等一批薄弱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全程监督是保障。重点围绕政务热线集中投诉、网络舆情发酵事件等,针对小区治理、物业服务两个方面,实行街道+社区联合约谈机制。今年上半年,街道累计约谈物业服务企业13家,下发协商整改函5份,解决物业难点问题70余个,依法清退物业企业6家,7个管理失序的小区走上正轨。
物业服务质量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以考核监督机制作为物业服务提升的兜底保障,按照“正向激励、负向鞭策”原则,督促物业服务逐级提升,为“首善之区·品质新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