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超导应用填补行业空白
新力超导:专揽“磁”器活儿
日期:2023-07-07 作者:尹婷婷 来源:高新区报
本报记者 尹婷婷 通讯员 王东方
6月19日,在潍坊新力超导磁电科技有限公司影像实验室,技术团队正在进行1.5T新生儿专用磁共振成像系统参数的调试以及高端序列的研发,该产品将于2024年拿到注册证后上市销售。
“这款1.5T新生儿专用磁共振成像系统已经完成样机的整机硬件研发,产品具备新生儿专用扫描序列包,配备磁共振兼容的恒温恒湿婴儿箱,引入磁共振兼容的体征监护系统,填补多项行业空白。”潍坊新力超导磁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齐玉宁说。
磁共振成像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但超导磁共振设备汇聚大量尖端科技,制造难度大,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
2009年,潍坊新力超导磁电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高新区,向行业垄断发起挑战,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签订相关合作协议,进行医用超导磁共振(MRI)和工业用超导磁分离装备等超导技术的研发攻关。
“我们开发核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超导磁选机、超导除铁器等主导产品,主要产品技术性能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实现产业化。”潍坊新力超导磁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前说。
在进行磁共振扫描时,患者需要保持静止,在较黑暗和有噪音的环境中独自待上近半小时,对于新生儿患者来说,使用传统设备往往很难顺利完成。针对这一群体的专科化磁共振成像系统,几乎是行业空白。面对这一困境,自2020年3月起,新力超导开始在新生儿、颅脑等高场专科化超导磁共振技术方面寻求突破。
“产品研发涉及低温、影像、生物医学、电气等多个工科专业人才,迫切需要高层次人才团队支撑。”潍坊新力超导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义廷曾一度为高端人才的缺乏而苦恼。
人才是创新第一要素,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高新区始终将人才引育作为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的有力抓手,建立多方联动引才机制,通过本土育、全职引、柔性聘,为创新型领军企业精准匹配专家人才。杨晓丽就是其中之一。
杨晓丽是一位生物医学影像技术领域的留德博士,作为高层次专业人才,本可以从事医学教育或医学科研工作,但她通过高新区选聘的人才副总——现任山东大学教授马晓鹏,接触并了解新力超导的研发方向后,果断决定全职担任企业技术总监。
“高新区正在大力支持磁技术产业发展,公司的攻坚技术和我的研究方向十分匹配,企业的研发更贴近市场,能够利用自身所学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我感到非常荣幸。”杨晓丽说。
目前,公司组建由俄罗斯外籍院士领衔的26人研发团队,产品涵盖肢体、颅脑、婴幼儿和儿童的全面专科化磁共振核心部件和整机系统,累计申请专利13项,承担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项,专科化磁共振入选中国科协十大先导技术,打破全球医学成像创新由大型医学影像企业主导的局面。
“现阶段,公司已经实现1.5T和3.0T全身型磁共振超导磁体的批量化生产和销售,预计今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一亿元。”张义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