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书记”投身“新战场”
日期:2023-06-16 作者:郭鑫 来源:高新区报
“孙书记,之前开发商已同意建车棚的方案了,可现在又说不能建。”在新城街道金马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向刚到任不久的社区党委书记孙玉亮反映情况。前期,在梳理社区“疑难杂症”时发现,金马怡园小区居民在电动车充电车棚选址问题方面存在争议,孙玉亮较了真,一定要给居民解决好。
在居民需求与企业利益的“夹缝”中,孙玉亮试图寻找最佳解决方案。他多次到现场查看、论证建设电动车充电棚的合理性,随后,他与开发商项目经理推心置腹:“建好充电车棚,帮业主解难题,业主满意了,物业工作更好开展,俗话说‘天时、地利、人和’,做好民生工作不就是最好的‘人和’吗?”几次交流,开发商项目方终于被说服,很快,一个电动车充电车棚就建好投用。
孙玉亮曾在部队待了16年,先后两次赴苏丹参加国际维和行动,驻扎汶川三个月参与地震救援工作,连续多次立功受奖,两次获得联合国颁发的“世界和平”荣誉勋章。退役后,孙玉亮入职新城街道,在党政办、综治办、热线办等部门历练,磨出了“好嘴皮子”,掌握了和居民群众打交道的“窍门”,从“部队兵”转变成了经验足、办法多、接地气的“基层兵”,成为能够和居民开得了玩笑、拉得上家常、交得上朋友的“老新城人”。
2023年3月,孙玉亮竞聘成为金马社区党委书记。金马社区在管西金马一个安置小区和金马怡园、紫宸名郡两个商住小区,常住居民1万人。除做好社区常规工作,满足居民诉求、矛盾解决等“刚性”服务外,精准对接居民群众日常“小需求”等“柔性”服务也是孙玉亮经常思索的问题。
“金马社区要打造‘学习型’和‘服务型’相结合的社区治理新模式。”孙玉亮说,社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地,着重打造“动静结合”的活动室、教学区,各项文艺活动采取请进来教学和走出去“取经”的方式,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加强党建阵地建设,扎实开展各项志愿服务,与社区、双报到党员共建红色堡垒、共育治理骨干、共享品质生活,变“坐等群众上门”为“主动靠前服务”,真心实意让社区“家人”得实惠。
“他能够脚踏实地为居民解决问题,而且点子多、头脑灵活,在他眼里就没有难事,一起工作很轻松。”孙玉亮的同事都有同感。
金马怡园5000平方米沥青路面铺设完成、小区违建顺利拆除、多年悬而未决的西金马股份经济合作社沿街房也顺利收归集体……一系列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以解决,居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多年来,孙玉亮变换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小社区’承载‘大民生’,基层工作无小事,党员干部有担当,在解决居民烦心事、当好群众贴心人、增强百姓幸福感的这条‘基层’路上,我只是一个基层兵、勤务兵。”孙玉亮说。
本报记者 郭鑫 通讯员 冷元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