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查询
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高新区报>要闻
  本报记者 裴悦廷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高新区的动力装备国际配套产业园,在潍柴的带动下,55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在这里加快催生和构建起以大带小、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2022年园区产值已超过10亿元。”山东高创动力科技园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嘉梁介绍。得益于“标准地”出让,动力装备国际配套产业园实现了“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入住”,为企业投产抢来了时间。
  何为“标准地”?“就是在土地出让前完成区域评估,在出让土地时,设置亩均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容积率、环境标准等控制性指标及消防安全、配套设施等建设条件纳入出让方案一次性公告,实施公开出让。”高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开发利用科副科长田启霞说。
  围绕“事前管标准、事中管达标、事后管信用”原则,高新区将标准摆在明面,明确企业投资项目的亩均税收等硬约束指标,严守项目准入门槛,在项目招引阶段就把产业准入门槛讲明白、说清楚,让投资企业明晰投资预期,引导企业按需拿地,实现高标准高质量招引项目,推动土地资源流向优质企业、优质项目,为全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标准地”改革如何让企业从中受益?郭嘉梁表示,有了亩产税收、能耗和环保等一系列“门槛”,“明码标价”让项目“进门”,政府按标出让,企业对标拿地,直接按照标准执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负担,全面助力“拿地即开工”。
  事实上,“标准地”不只是“地”,是行政审批的服务链,是提质增效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更是以“带标出让”为切口,撬动项目全周期管理的大变革。
  “我们将项目前期筹备、备案审批、建设投产及项目后评价等环节全部串联,事先告知标准,签订标准协议,按标施建、对标验收,一次性告知、一次性承诺、一次性办结。”高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中心主任李晓辉说,用地企业取得“标准地”后,将分别与自然资源部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与经发部门签订“标准地”履约监管协议,明确用地标准、履约标准、违约责任等。
  “标准地”改革的成果也正在“多点开花”。目前,高新区采用“标准地”模式出让工业用地18宗2019亩,保障了潍柴动力、华丰动力、力创科技等重大项目用地,为我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地保障,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明码标价即拍即用
高新区“标准地”出让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日期:2023-06-09 作者:裴悦廷 来源:高新区报
  本报记者 裴悦廷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高新区的动力装备国际配套产业园,在潍柴的带动下,55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在这里加快催生和构建起以大带小、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2022年园区产值已超过10亿元。”山东高创动力科技园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嘉梁介绍。得益于“标准地”出让,动力装备国际配套产业园实现了“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入住”,为企业投产抢来了时间。
  何为“标准地”?“就是在土地出让前完成区域评估,在出让土地时,设置亩均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容积率、环境标准等控制性指标及消防安全、配套设施等建设条件纳入出让方案一次性公告,实施公开出让。”高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开发利用科副科长田启霞说。
  围绕“事前管标准、事中管达标、事后管信用”原则,高新区将标准摆在明面,明确企业投资项目的亩均税收等硬约束指标,严守项目准入门槛,在项目招引阶段就把产业准入门槛讲明白、说清楚,让投资企业明晰投资预期,引导企业按需拿地,实现高标准高质量招引项目,推动土地资源流向优质企业、优质项目,为全区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标准地”改革如何让企业从中受益?郭嘉梁表示,有了亩产税收、能耗和环保等一系列“门槛”,“明码标价”让项目“进门”,政府按标出让,企业对标拿地,直接按照标准执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负担,全面助力“拿地即开工”。
  事实上,“标准地”不只是“地”,是行政审批的服务链,是提质增效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更是以“带标出让”为切口,撬动项目全周期管理的大变革。
  “我们将项目前期筹备、备案审批、建设投产及项目后评价等环节全部串联,事先告知标准,签订标准协议,按标施建、对标验收,一次性告知、一次性承诺、一次性办结。”高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中心主任李晓辉说,用地企业取得“标准地”后,将分别与自然资源部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与经发部门签订“标准地”履约监管协议,明确用地标准、履约标准、违约责任等。
  “标准地”改革的成果也正在“多点开花”。目前,高新区采用“标准地”模式出让工业用地18宗2019亩,保障了潍柴动力、华丰动力、力创科技等重大项目用地,为我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地保障,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 今日高新版权所有 华光照排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