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达让善意更有力量
日期:2023-04-07 作者:赵世军 来源:高新区报
近日,2022年度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公布,潍坊市鸢都义工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高新区志愿者协会会长孙志达成为100名“最美志愿者”之一。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孙志达说,这是他从事公益这些年来,最深刻的体会。从2006年到2013年,孙志达开始发动市民成为鸢都义工的志愿者,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感受到团队和爱心的力量。面对日益壮大的志愿服务队伍,孙志达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不断探索、实践,找寻更精准、更专业的志愿服务方式。
4月2日,高新区新城街道壹基金儿童平安项目启动。该项目致力于将安全知识和技能,通过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孩子,让他们学会识别危险,预防和应对危险。与此同时,“2023年山东省儿童安全教育志愿者讲师线下考核”也在新城街道同步举办,选拔出21名志愿者讲师,为该项目注入更多专业化力量。
潍坊学院政法学院法学专业学生宋天洋说:“我想成为儿童平安小课堂的认证教师,用我的所学,让更多孩子具备风险感知能力和自我防护技能。”
“以儿童需求为导向,聚集专业化讲师力量,同时发挥社工的组织与链接作用,搭建起儿童平安小课堂项目,这样才能够聚集更多力量、发挥更大作用。”新城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社工王清君说。
尽力满足受助群体需求,是孙志达推行志愿服务项目的初衷。他说:“项目制更可持续,可以一步步达成初设目标,并可以链接各方资源,比如老师、大学生、医生等,去提供更专业、更精准的志愿服务。”多年来,从服务农村“三留守”人员的助老项目,到儿童平安小课堂、暖心小站等,志愿服务有了更精准的落脚点。
现如今,孙志达已逐步探索出一条“专业队伍建设为根本,服务项目运营为突破,服务平台运作为支撑,五翼共振、双工联动”的志愿服务与公益机构专业化转型发展之路,成为潍坊市传统公益服务向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转型的典型人物。
“我想通过社工站等社工机构平台,引入项目资源、基金会资源,汇集无限大的力量去做为民服务的工作。”孙志达说。
从做志愿者,到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再到探索公益组织社会工作专业化转型,孙志达依然奔波在公益路上,组织志愿服务项目、链接相关资源……他砥砺前行,让善意更有力量。
本报记者 赵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