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多了群“红楼长”
日期:2023-03-31 作者:尹婷婷 来源:高新区报
回迁安置小区的物业管理难,如何破解?新钢经济发展区蔡家楼小区提供了一种借鉴。
2010年,新钢发展区蔡家楼股份经济合作社居民整体搬迁到蔡家楼小区,小区物业最初由合作社负责。三年前,为提高小区管理水平,合作社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引进了商业化的物业服务企业——潍坊和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入驻第一年,和盛公司就遇到了许多物业公司在回迁小区经常面临的问题。
“物业公司入驻的第一年,很多居民还没有把身份转变过来,觉得自己的房子要交物业费,还要被别人管,所以对交物业费都很不认同,甚至有的老人都不知道物业费是怎么回事。”潍坊和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蔡程说。
引进专业的物业公司,目的在于提升小区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居民的不理解、不接受让合作社和物业公司都陷入了尴尬。怎么才能让居民了解并接受商业化的物业管理,走出以前的思维定式?没过多久,居民们发现小区内有了一群“红楼长”。
“红楼长”来自小区群众威信高、热心公益的党员。“平日里发挥余热,代表居民与物业、合作社商讨物业治理难题。”蔡家楼小区居民、“红楼长”蔡绪金就是其中一员。有了“红楼长”在居民、物业、合作社三者之间做“调和剂”和“宣传员”,居民对物业管理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一个以“红色物业+商业物业+合作社集体”的新型物业管理模式在这个小区逐渐形成。
和盛物业抓住居民认可度上升的有利时机,从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做起,实施专业车位管理、公共绿化提升行动,全面改变小区面貌,美化小区居住环境;对于居民反馈的下水道堵塞等问题,及时上门维修,用真诚服务赢取居民对物业的认可。目前,小区物业费收缴率已达96%以上。
“有了物业以后比原来管得好了,管得细了,楼前楼后干净了,人也顺心了。”居民蔡绍洪说。
与此同时,合作社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居民集体收入,来反哺物业管理服务,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在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通过物业费先交后补的方式,给居民每人每年补贴物业费600元,为居民提供实实在在的福利。”新钢经济发展区钢城社区蔡家楼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蔡绍辉说。
记者 尹婷婷 通讯员 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