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副刊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冬天里的饺子

□刘玉兰
  说起冬天,每个人在心中想到的东西会有很多,对我而言,冬天就是饺子的味道,尤其是东北正宗的酸菜猪肉馅饺子。东北的冬天气温很低,母亲会一次性包好几十斤的饺子,不用冰箱储存,室外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冰柜。
  冬天还没来临,母亲就会买上百斤左右的白菜,她是个心灵手巧的腌制酸菜的“行家”。每年家里都要腌一大缸酸菜,我都会屁颠屁颠跟在母亲身后,帮母亲将大白菜洗净,母亲会将我洗好的白菜放置缸内,放一层菜,撒几把盐,缸满了后加入清水没过白菜即可,最后压块大石头,等待20天左右就可以吃了。
  酸菜腌制好了后,母亲就着手把酸菜捞出来、剁成馅、包酸菜猪肉馅饺子,她先把一棵棵酸菜洗出来,就开始“咚———咚———”剁起酸菜,原先一剁就是一天,晚上母亲累得肩膀都抬不起来。后来我工作了,给母亲买了绞肉机,母亲负担减轻许多,她将剁碎的酸菜、猪肉渣倒入大盆里,然后加入盐、食用油、料酒、花椒粉、葱姜末等调料,一起均匀搅拌,饺子的精髓“饺子馅”就诞生了。
  包饺子更是十好几人一起说笑打趣的热闹场面。母亲会和关系好的几个家庭组成一个互帮互助“小团体”,然后轮流从这家开始包到最后一家,女人们会坐在炕上,围着一大盆饺子馅,一边闲话家常,一边手法娴熟地包饺子,男人们会坐在炕边的地桌上擀皮,不时端下去包好的一盖帘接一盖帘的饺子,上面洒点水,放在外面冻上半个小时左右就冻硬实了,然后统一倒入大瓷缸里,等想吃了,就舀上一勺子,方便得很。我这时候就在炕上炕下跑来跑去,吃着早就准备好的水果、瓜子和糖块,美极了。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逐渐长大,离开了那个温暖的家,每到冬天,我总是忍不住想起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每当此时,就会拨通母亲的电话,听她说起我儿时的趣事。她总是乐呵呵地讲起包饺子的故事,讲起我的手艺是多么糟糕,包得五花八门的,每次下锅都煮烂,出锅就剩饺子皮,讲起我小时候不喜欢吃饺子皮,就问大人要饺子馅儿吃的趣事。那一刻,虽然身在异乡,但母亲的声音却将我拉回了温暖的怀抱。
  冬天里的美食远不止饺子,但它却是一个让我回归家庭、感受亲情的最重要媒介。春节马上要来了,等到除夕夜又可以和母亲一起包饺子,和母亲分享这一年的喜悦和对明年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