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要闻·综合

03版:经济·社会

04版:专版

返回 2024年04月10日

宁津:党建引领聚合力“四个机关”促发展


  2023年以来,宁津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四个机关”建设,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实现党建与业务的双向奔赴、双向融合、双向促进和双向提升,切实做到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建+政治领航,建设党的领导下坚强过硬的政治机关。党建引领“走深走实”。创建“人大红”融合式党建品牌,开办人大红“云”课堂和人大红“星闪亮提优堂——代表履职故事”栏目,已录制视频20余期,线上学习5万余人次。在人大代表“家站室”建立功能型党支部,将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理论武装“入脑入心”。坚持“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红色教育“有声有色”。开展“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参观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大刀讲武堂”、红色教育宣讲系列活动,激发“三扛”斗争精神。
  党建+监督问效,建设守正创新中依法履职的国家权力机关。全力保障经济发展“高质量”。围绕宁津县“一金一木”产业集群培育,开展健身器材产业调研10余次,助推宁津县成功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助力打造体育名城。坚持创新驱动,专题调研发动机尾气后处理产业发展,提出顶层设计抓规划、龙头带动抓品牌、做强链条抓配套、招才引智抓创新等35条建议。聚力推动民生福祉“更殷实”。组织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听取中心城区城建及老旧小区改造等19项工作报告,开展精致城市建设专题询问“回头看”及双城同创、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监督活动10余项,提出意见建议440余条。奋力推进乡村振兴“再提速”。谋划乡村振兴工作专题询问。关注群众喜怒哀乐和急难愁盼,多次赴省内外学习先进地区经验,赴镇村调研30余次,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慢、喜事大操大办、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党建+自身建设,建设从严要求中务实担当的工作机关。打好素质提升主动战。启动“红色人大、有为代表、活力机关”建设,开展星级化考核及最美人大代表评选活动,举行2023年度最美人大代表颁奖仪式暨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会议,举办机关党员干部、乡镇人大干部、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打好效能建设攻坚战。打造“闭环式”人大监督模式,绘好监督“线路图”,打好监督“组合拳”,答好监督“整改卷”,每次活动做到有方案、有场景、有审议、有讲话、有报告、有反馈、有宣传、有档案“八有”。打好作风革命持久战。修订常委会议事规则、人事任免办法、宪法宣誓组织细则等制度,提高常委会决策、执行能力。编印机关、党建工作制度汇编,不断优化机关日常工作和事务工作职责,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党建+为民办事,建设联系群众中厚植情怀的代表机关。突出品牌更亮强内涵。持续擦亮各站点特色品牌。“大刀柴胡店、今朝更好看”“春上胡苏、万象‘耕’新”“陌上听风、禾下筑梦”等文化内涵更加凸显家站室的地域辨识度。突出活动效果强服务。各乡镇人大创新开展“幸福故事汇”“代表赶大集”“群众说事堂”等特色活动20余项,代表履职更有特色、更接地气、更加便民。2023年以来,全县87处人大代表“家站室”开展“代表活动日”、接待选民、走访群众、“代表+”等42项创新活动,进站履职6000余人次,走访群众3万余人,办理实事2000余件。突出数字赋能强效能。创建“云上家站室码上见代表”平台,创设宁津人大“分忧码”,为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设立专属代表码,让代表接待选民“全天候”、群众反映问题“零距离”。出台代表履职网络平台管理办法,每月听取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报告,加强督导、规范运行、强化责任,真正实现“代表寻忧、政府解忧、社会评忧、群众无忧”的目标。(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胡晓阳 夏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