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闻

02版:综合

03版:专版

04版:健康

返回 2021年05月11日

45年如一日当好群众的“当家人”

——记阚家镇中杨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杨德良

  记者刘清春刘海州
  5月8日,在位于阚家镇中杨家庄村的远大食品厂车间里,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肉鸡加工。这些工人原本都是本村村民,自从村里建起了食品加工厂,他们在家门口打工就有了比较可观的收入。“每月6000多元,离家近,耽不着照顾孩子。”村民杨国强说。
  像这样成规模的食品加工厂村里还有三四家,个体户、养殖户十几家,他们在创业之初都得到了村里的大力支持。远大食品厂负责人宿金成说:“我这边是2013年投产的,当时建厂的时候,村支部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工人都是本村的,女职工每月能挣4000多元。”
  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不仅能为村集体增加土地承包费的收入,还能解决本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这是村党支部书记杨德良为村里招商引资时算的一笔账。45年前,刚就任村党支部书记之初,杨德良就显现出了他精打细算的才能和与众不同的眼光。“当时大包干的时候,别的村把集体资产拍卖了以后,都分到各个户了。我就把咱村拍卖的资金留出来,给全村群众拉上了照明电,成为当时阚家公社第一个户户通电的村,老百姓对这个事非常认可。”杨德良回忆说。
  杨德良告诉记者,2008年村里投资200多万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绿化、美化、亮化一步到位,全是利用上级拨付资金和村集体的资金积累,没向村民集资一分钱。如今,仅土地承包费和林网树木轮栽轮伐,村集体一年就能收入十五、六万元。村内企业肉鸡初加工和深加工产品,也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大超市。
  67岁的杨德良从1976年起就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今年村“两委”换届时又全票当选。“我当村党支部书记的初心就是为老少爷们办实事儿、为老少爷们谋福利,这么多年来,我始终坚持这个观念。下一步,搞好土地流转,办好合作社,以党支部引领把户里的经济和村级经济壮大起来。”杨德良说。作为全村群众的“当家人”,他4 5年如一日,用心、用情描绘着“乡村振兴”的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