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25年11月14日  
往期查询
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高新区报>关注
  近年来,潍坊高新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聚焦群众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需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以超然书房为引导,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温度、有活力的城市文化新地标,持续提升文化服务品质与城区文化软实力,让“崇文尚德”的城市精神在这片创新沃土中深深扎根、枝繁叶茂。
  “超然书房” 破壁引香焕新体验
  “我的家乡在那,我的根在那……”近日,在潍坊高新区超然书房——健康工场分馆,潍坊朗读协会的成员,正在进行一场读书分享会。大家交流阅读心得,畅谈读书感悟,共享阅读精彩。
  “大家聚在一起看看书,学学朗诵,在城市喧嚣的生活中,让咱们的心静下来,真是太棒了。”市民刘先生说。
  超然书房——健康工场分馆自规划之初,便以“动静结合”为理念,打造了普通卡座区、下沉式报告厅、小剧场以及亲子阅读乐园,融合图书阅读、文化沙龙等多元场景,形成“一静三动”的健康生活格局,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空间与功能。
  “‘一静’,就是作为书房,必须保证有安静阅读的区域;‘三动’,就是充分发挥万声健康工场的优势,推出阅读+运动、阅读+沙龙活动、阅读+亲子互动的服务和区域,打造超然书房——健康工场分馆专属文化符号。”超然书房——健康工场分馆负责人孙蔚介绍道。
  书香也在基层悄然生长。清池街道分馆将超然书房与家庭教育深度融合,打造“鹿非马”成长中心,成为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温馨阵地。
  “这里离家近、环境好、氛围浓,孩子特别喜欢来。社区和学校还常邀请教育专家开设亲子课堂,感觉受益匪浅。”居民薛女士说。
  目前,潍坊高新区已建成6座风格各异的超然书房,藏书总量突破10万册。“超然书房”的焕新模式让文化服务与阅读体验在此完美相遇。
“中小书驿” 织网凝香润泽万家
  随着全民阅读网络不断织密,书香如春风般吹遍高新区的每一个角落。社区书屋、职工书屋、校园书苑等“阅读驿站”如点点星光,分布在社区、产业园区、企业楼宇等地,汇聚成照亮城市的文化星河,转角遇书香,让阅读触手可及。
  汶泉发展区汶新社区“书香伴周末·社区共成长”亲子阅读活动中,家长与孩子共捧一书,分享感动,品味书香时光。而在潍坊软件园,一间雅致的职工书屋成为干部职工“充电”研讨、交流思想的“精神栖息地”。
  “在工作之余,坐在书屋里看看书,感觉自己的身心都得到了放松与滋养。”企业职工姚女士说。
  潍柴、歌尔等企业积极链接文化资源,设立“学习驿站”,助力企业文化品位提升。
  如今,潍坊高新区正大力推进“阅读驿站”全覆盖计划,让居民步行15分钟即可抵达一方阅读天地,助力打造辐射基层的文化活力站,推动全民阅读走向深入、落地生根。
“品牌书坊” 融商生香激活文脉
  公益性城市书房已成为潍坊高新区阅读服务的主阵地。与此同时,政府鼓励企业与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化运营,打造主题多元的城市阅读空间,激发文化空间的内生活力。魔方书房、七维空间等品牌书坊在潍坊高新区积极布局,以阅读为基础,以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的会员制服务为载体,为越来越多的“特定读者群”提供了多样选择。
  位于吾悦广场的魔方书房,更像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客厅,为市民提供文学的浪漫、艺术的灵动和身心的放松。
  “我们店内有近两万册图书,可以为市民提供咖啡、阅读、艺术、美学、文化于一体的生活体验空间。”魔方咖啡城市书房潍坊区域负责人姜锌说,同时还有一些创新的二次元产品,吸引了大量的年轻群体。
  在全民阅读热潮推动下,新华书店等一众传统书店也积极进行跨界融合,以普惠性的青年夜校、老年大学项目为抓手,不断拓展文化活动边界。这种面向特定人群的多元化文化供给,正在重塑城市商圈的文化气质,既保障服务品质,又催生创新活力,让阅读、交流和文化体验触手可及。
“家庭书斋” 承风含香共绘家风
  新城街道居民于公谭是国家一级美术师。读书、绘画是祖孙三代共同的精神纽带,他们家被评为潍坊高新区“书香家庭”。“诗书继世长”,在于公谭看来,这既源于良好家风,又是家风的接力传承,会慢慢凝结为家庭成员的“精神印记”,让人受益终生。
  “他从小开始对孩子不断地进行引导,诵古诗、背经典,用书香来浸润着孩子们的成长。”于公谭女婿史继涛说。
  在潍坊高新区,如于公谭家一般的“书香家庭”不在少数。他们传承优良家风,引领家庭文明新风尚,让“人人爱阅读、家家重学习”渐成风气。
  “潍坊高新区通过空间再造和服务融合,将静态的阅读转化为动态的文化磁场,极大地提高了市民阅读的积极性和便利性。”潍坊学院教授、潍坊朗诵与语言艺术协会副会长周国柱这样评价道。
  如今,一个个阅读空间如春笋般在潍坊高新区涌现。商圈书店里的年轻人伴着咖啡沉浸在书里,阅读角的老人与孩童共享绘本时光,家庭书房中亲子共读传递温暖,校园书架旁学子随手取书汲取养分。这些散落在城市角落的阅读场景,正让“十万人家尽读书”的盛景,以更鲜活、更贴近日常的模样,在城市发展的烟火气与书卷气中慢慢绽放。
  文/本报记者 柳翠瑛
  图/本报记者 李 凯 
书香流转韵动全城
日期:2025-11-14 作者: 来源:高新区报
  近年来,潍坊高新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聚焦群众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需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以超然书房为引导,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温度、有活力的城市文化新地标,持续提升文化服务品质与城区文化软实力,让“崇文尚德”的城市精神在这片创新沃土中深深扎根、枝繁叶茂。
  “超然书房” 破壁引香焕新体验
  “我的家乡在那,我的根在那……”近日,在潍坊高新区超然书房——健康工场分馆,潍坊朗读协会的成员,正在进行一场读书分享会。大家交流阅读心得,畅谈读书感悟,共享阅读精彩。
  “大家聚在一起看看书,学学朗诵,在城市喧嚣的生活中,让咱们的心静下来,真是太棒了。”市民刘先生说。
  超然书房——健康工场分馆自规划之初,便以“动静结合”为理念,打造了普通卡座区、下沉式报告厅、小剧场以及亲子阅读乐园,融合图书阅读、文化沙龙等多元场景,形成“一静三动”的健康生活格局,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空间与功能。
  “‘一静’,就是作为书房,必须保证有安静阅读的区域;‘三动’,就是充分发挥万声健康工场的优势,推出阅读+运动、阅读+沙龙活动、阅读+亲子互动的服务和区域,打造超然书房——健康工场分馆专属文化符号。”超然书房——健康工场分馆负责人孙蔚介绍道。
  书香也在基层悄然生长。清池街道分馆将超然书房与家庭教育深度融合,打造“鹿非马”成长中心,成为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温馨阵地。
  “这里离家近、环境好、氛围浓,孩子特别喜欢来。社区和学校还常邀请教育专家开设亲子课堂,感觉受益匪浅。”居民薛女士说。
  目前,潍坊高新区已建成6座风格各异的超然书房,藏书总量突破10万册。“超然书房”的焕新模式让文化服务与阅读体验在此完美相遇。
“中小书驿” 织网凝香润泽万家
  随着全民阅读网络不断织密,书香如春风般吹遍高新区的每一个角落。社区书屋、职工书屋、校园书苑等“阅读驿站”如点点星光,分布在社区、产业园区、企业楼宇等地,汇聚成照亮城市的文化星河,转角遇书香,让阅读触手可及。
  汶泉发展区汶新社区“书香伴周末·社区共成长”亲子阅读活动中,家长与孩子共捧一书,分享感动,品味书香时光。而在潍坊软件园,一间雅致的职工书屋成为干部职工“充电”研讨、交流思想的“精神栖息地”。
  “在工作之余,坐在书屋里看看书,感觉自己的身心都得到了放松与滋养。”企业职工姚女士说。
  潍柴、歌尔等企业积极链接文化资源,设立“学习驿站”,助力企业文化品位提升。
  如今,潍坊高新区正大力推进“阅读驿站”全覆盖计划,让居民步行15分钟即可抵达一方阅读天地,助力打造辐射基层的文化活力站,推动全民阅读走向深入、落地生根。
“品牌书坊” 融商生香激活文脉
  公益性城市书房已成为潍坊高新区阅读服务的主阵地。与此同时,政府鼓励企业与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化运营,打造主题多元的城市阅读空间,激发文化空间的内生活力。魔方书房、七维空间等品牌书坊在潍坊高新区积极布局,以阅读为基础,以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的会员制服务为载体,为越来越多的“特定读者群”提供了多样选择。
  位于吾悦广场的魔方书房,更像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客厅,为市民提供文学的浪漫、艺术的灵动和身心的放松。
  “我们店内有近两万册图书,可以为市民提供咖啡、阅读、艺术、美学、文化于一体的生活体验空间。”魔方咖啡城市书房潍坊区域负责人姜锌说,同时还有一些创新的二次元产品,吸引了大量的年轻群体。
  在全民阅读热潮推动下,新华书店等一众传统书店也积极进行跨界融合,以普惠性的青年夜校、老年大学项目为抓手,不断拓展文化活动边界。这种面向特定人群的多元化文化供给,正在重塑城市商圈的文化气质,既保障服务品质,又催生创新活力,让阅读、交流和文化体验触手可及。
“家庭书斋” 承风含香共绘家风
  新城街道居民于公谭是国家一级美术师。读书、绘画是祖孙三代共同的精神纽带,他们家被评为潍坊高新区“书香家庭”。“诗书继世长”,在于公谭看来,这既源于良好家风,又是家风的接力传承,会慢慢凝结为家庭成员的“精神印记”,让人受益终生。
  “他从小开始对孩子不断地进行引导,诵古诗、背经典,用书香来浸润着孩子们的成长。”于公谭女婿史继涛说。
  在潍坊高新区,如于公谭家一般的“书香家庭”不在少数。他们传承优良家风,引领家庭文明新风尚,让“人人爱阅读、家家重学习”渐成风气。
  “潍坊高新区通过空间再造和服务融合,将静态的阅读转化为动态的文化磁场,极大地提高了市民阅读的积极性和便利性。”潍坊学院教授、潍坊朗诵与语言艺术协会副会长周国柱这样评价道。
  如今,一个个阅读空间如春笋般在潍坊高新区涌现。商圈书店里的年轻人伴着咖啡沉浸在书里,阅读角的老人与孩童共享绘本时光,家庭书房中亲子共读传递温暖,校园书架旁学子随手取书汲取养分。这些散落在城市角落的阅读场景,正让“十万人家尽读书”的盛景,以更鲜活、更贴近日常的模样,在城市发展的烟火气与书卷气中慢慢绽放。
  文/本报记者 柳翠瑛
  图/本报记者 李 凯 

- 今日高新版权所有 华光照排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