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查询
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高新区报>头版新闻
  □本报记者 王飞
  当前,标准在赋能产品创新、规范服务品质等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潍坊高新区正以标准化作为驱动产业升级、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支点,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标尺力量”。
  由潍坊高新区企业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参与制定的《元宇宙 术语》《工业元宇宙 参考架构》等6项工信部行业标准,已于9月份启动。作为服务印刷出版、新闻传媒等领域的文化产业类软件公司,近年来,华光照排着力钻研元宇宙技术在新闻出版行业的运用。
  “前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信息技术 汉字字型要求和检测方法》,将于2026年5月1日起实施。至此,企业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已正式发布107项。”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会秘书张羽宏说。
  标准是质量的“硬标尺”,行业“领跑者”则是标准化建设的“主力军”。在潍坊高新区,多家企业凭借制定标准的主动权,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据了解,由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均相电渗析膜》(GB/T 45010—2024)已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这是国内首项均相电渗析膜领域的国家标准,其制定填补了行业空白,统一了产品分类、命名及检测流程。”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傅荣强说,这有利于推动电渗析技术在各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并与行业标准《扩散渗析器》(HG/T 6053—2022)共同获批山东省荷电膜共性技术标准创新平台项目。
  同样以标准破局的还有磁悬浮产业。9月23日,在山东省磁悬浮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交流会上,我国磁悬浮行业首个基础通用类国家标准《磁悬浮动力技术 术语》(GB/T 46078—2025)正式发布。该标准由全国磁悬浮动力技术基础与应用标准化工作组(SAC/SWG28)提出并归口,秘书处单位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组织起草。此标准的出台彻底改变了行业长期以来缺乏统一术语标准的局面,标志着我国磁悬浮产业正式进入标准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天瑞重工一直重视标准化建设,牵头制定磁悬浮领域国家标准6项、团体标准3项,建成山东省磁悬浮产业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让前沿技术加速产业化。”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铁民介绍道。
  优化服务,培育梯队。潍坊高新区释放经营主体标准化活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针对全区企业标准化工作差异化需求,从基础、提升、创新等不同层次编制标准化工作手册、企业及团体标准化工作指南、专利与标准融合指南7类。“我们通过开展企业标准跃升、团体标准培优行动,形成‘企业——部门——专家’良性互动机制,累计帮扶提升企业标准500余项。”潍坊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监管科科长谭立芳说,同时发挥潍柴动力、天瑞重工等产业龙头优势,强化“链式发展”带动;对液流储能、力创科技等30家企业施行“一企一策”精准指导,助力提高标准化水平。
  团体标准的制定旨在促进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由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主导起草的两项团体标准《数字孪生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运维系统技术要求》(T/CADZ 0021—2025)与《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技术规范》(T/CADZ 0022—2025)正式获批,已于8月27日实施。
  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发展部申报经理王斌向记者介绍,该团体标准可为全钒液流储能行业产品研发和生产提供明确指引,助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实现规模化健康发展。
  凝聚合力,标准领航。“高新区将标准化创新发展先行区建设全面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建立起‘部门联动、街园协同、企业主体’的工作推进机制,加快新兴领域标准研创,保障标准化工作组织有序、政策到位,持续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潍坊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四级专员付文娟表示。
以标准破局领航产业发展,潍坊高新区——
标准化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标尺力量”
日期:2025-10-24 作者:王飞 来源:高新区报
  □本报记者 王飞
  当前,标准在赋能产品创新、规范服务品质等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潍坊高新区正以标准化作为驱动产业升级、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支点,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标尺力量”。
  由潍坊高新区企业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参与制定的《元宇宙 术语》《工业元宇宙 参考架构》等6项工信部行业标准,已于9月份启动。作为服务印刷出版、新闻传媒等领域的文化产业类软件公司,近年来,华光照排着力钻研元宇宙技术在新闻出版行业的运用。
  “前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信息技术 汉字字型要求和检测方法》,将于2026年5月1日起实施。至此,企业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已正式发布107项。”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会秘书张羽宏说。
  标准是质量的“硬标尺”,行业“领跑者”则是标准化建设的“主力军”。在潍坊高新区,多家企业凭借制定标准的主动权,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据了解,由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均相电渗析膜》(GB/T 45010—2024)已于今年6月1日起实施。“这是国内首项均相电渗析膜领域的国家标准,其制定填补了行业空白,统一了产品分类、命名及检测流程。”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傅荣强说,这有利于推动电渗析技术在各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并与行业标准《扩散渗析器》(HG/T 6053—2022)共同获批山东省荷电膜共性技术标准创新平台项目。
  同样以标准破局的还有磁悬浮产业。9月23日,在山东省磁悬浮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交流会上,我国磁悬浮行业首个基础通用类国家标准《磁悬浮动力技术 术语》(GB/T 46078—2025)正式发布。该标准由全国磁悬浮动力技术基础与应用标准化工作组(SAC/SWG28)提出并归口,秘书处单位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组织起草。此标准的出台彻底改变了行业长期以来缺乏统一术语标准的局面,标志着我国磁悬浮产业正式进入标准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天瑞重工一直重视标准化建设,牵头制定磁悬浮领域国家标准6项、团体标准3项,建成山东省磁悬浮产业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让前沿技术加速产业化。”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铁民介绍道。
  优化服务,培育梯队。潍坊高新区释放经营主体标准化活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针对全区企业标准化工作差异化需求,从基础、提升、创新等不同层次编制标准化工作手册、企业及团体标准化工作指南、专利与标准融合指南7类。“我们通过开展企业标准跃升、团体标准培优行动,形成‘企业——部门——专家’良性互动机制,累计帮扶提升企业标准500余项。”潍坊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监管科科长谭立芳说,同时发挥潍柴动力、天瑞重工等产业龙头优势,强化“链式发展”带动;对液流储能、力创科技等30家企业施行“一企一策”精准指导,助力提高标准化水平。
  团体标准的制定旨在促进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由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主导起草的两项团体标准《数字孪生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运维系统技术要求》(T/CADZ 0021—2025)与《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技术规范》(T/CADZ 0022—2025)正式获批,已于8月27日实施。
  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发展部申报经理王斌向记者介绍,该团体标准可为全钒液流储能行业产品研发和生产提供明确指引,助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实现规模化健康发展。
  凝聚合力,标准领航。“高新区将标准化创新发展先行区建设全面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建立起‘部门联动、街园协同、企业主体’的工作推进机制,加快新兴领域标准研创,保障标准化工作组织有序、政策到位,持续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潍坊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四级专员付文娟表示。

- 今日高新版权所有 华光照排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