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查询
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高新区报>关注
  近年来,潍坊高新区聚焦群众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需求,积极探索“城市书房+”模式的新型阅读空间建设,深入推进“超然书房”建设项目,以“集约化建设、标准化管理、多元化运营”为路径,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温度、有活力的城市文化新地标,不断提升文化服务供给质量和城区文化软实力,让潍坊“崇文尚德”的城市精神在潍坊高新区这片充满创新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近日,在超然书房——健康工场分馆,市民李女士正在和孩子们一起阅读《跟着诗歌去旅行》。不同于传统图书馆安静的阅读区域,在这里,可以听到家长给孩子读绘本的声音,也可以听到读者之间交流的声音,这个特殊的区域是万声健康工场分馆特设的有声阅读空间,打破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实现从强制性“安静”向引导性“沉浸”的转变。
  “特别喜欢来这个阅读区域,孩子可以静静阅读,也可以读出声音来,不怕打扰到别人。”李女士说。
  据了解,超然书房——健康工场分馆总面积为700平方米,藏书近6万册,实行12小时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天9:30—21:30,并深度融入潍坊市图书馆管理系统,提供支付宝免押金办证及全市范围通借通还服务,现已成为潍坊高新区最活跃的公共文化空间之一。
  “我们配备了1名专职运营管理人员、2名现场主管、8名服务人员及4名兼职志愿者,确保服务品质。”超然书房——潍坊市图书馆健康工场分馆负责人孙蔚介绍道,现在书房的年均接待读者量已突破12万人次。
  区别于公共图书馆的文献典藏功能和商业书店的营利模式,超然书房——健康工场分馆采用网格化、嵌入式布局和公益化运作机制,融合图书阅读、文化沙龙、书房咖啡等多元场景,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空间与功能,可以进一步满足公众的阅读需求。
  近日,一场以“探索太阳系”为主题的科普阅读活动,在万声健康工场超然书房举行。小朋友们跟随老师一起了解太阳系,认识八大行星的特点,上了一堂愉快而有意义的科普课。
  “今天我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老师讲得也很有意思。”学生边欣语说。
  依托潍坊市图书馆雄厚的文化资源和万声健康工场综合体的优势,健康工场分馆创新打造“阅读+”模式,推出实践、公益、亲子等特色活动,年均举办文化活动近百场。
  下午3:00,市民王先生在万声健康工场健身房运动完后,便来到超然书房,享受属于自己的休闲时光。
  “我家就住在附近,平常喜欢运动健身和读书,正好万声健康工场就都能满足我的需求。”王先生说。
  作为潍坊市图书馆在高新区设立的首家分馆,超然书房——健康工场分馆从建设之初,便进行了精细化的功能分区,从普通卡座区到下沉式报告厅,再到亲子阅读乐园,构建起“一静三动”的健康生活特色,全面满足市民阅读、运动和办公的个性化需求。
  “‘一静’,就是作为书房,必须保证有安静阅读的区域;‘三动’,就是充分发挥万声健康工场的优势,推出‘阅读+运动’‘阅读+沙龙活动’‘阅读+亲子互动’的服务,打造超然书房——健康工场分馆的专属文化符号。”孙蔚说。
  “希望爱心人士能够帮助我们成立一个乐队……”在超然书房——健康工场分馆的入口处,还有这样一处特别的区域,上面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心愿卡,这是万声健康工场依托书房打造的“星光同行”特殊群体关怀计划的一个环节。
  家长王女士说,孩子特别喜欢音乐,“微心愿”活动帮助他完成了梦想,特别感动。
  书房还划出特定区域,设置星光作品展、公益手工售卖区、“星安空间”喘息中心等,并专项开展服务于孤独症等特殊儿童群体的亲子读书与康复融合活动,让书香与文明交相辉映。
  独具特色是打造城市文化地标的必需。潍坊高新区坚持“一书房一特色”,个性化打造文创、非遗、艺术等主题鲜明的阅读空间集群,通过活动将静态的阅读空间转化为动态的文化磁场,进一步夯实城市书房服务民生的根基,成为潍坊高新区人文生态的生动注脚。
  在潍坊高新区清池街道智谷社区“鹿非马”成长中心,超然书房与家庭教育实现深度融合,成为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前沿阵地。每天放学后,孩子们在这里写作业、读绘本,家长则可以参加育儿沙龙,书房成了连接学校、家庭和社区的重要纽带。
  “这里环境好,离家近,氛围浓。孩子特别喜欢来这里读书。有时候社区和学校还会邀请泰山教育的专家开设亲子课堂,收获很多、受益匪浅。”居民薛女士说。
  近日,在潍坊市首家融入文创元素的城市书房潍坊高新区超然书房——潍创分馆,潍县烙画代表性传承人刘海峰正在为社区居民讲解并现场演示这项传承百年的民间技艺。
  居民陈女士说,自己特别喜欢传统文化、技艺,书房经常举办这样的活动,学到了很多知识。
  从健康工场分馆推出的“阅读+运动”套餐,到清池街道分馆校家社联动的全环境立德树人场景,再到潍创分馆的非遗文创元素……公益性的城市书房俨然已成为潍坊高新区阅读服务的主阵地。与此同时,万声健康工场的七维空间咖啡厅、小剧场,吾悦广场的魔方书房等一众商业性的新型阅读空间也悄然兴起,为居民自习阅读、年会团建、休闲健身等提供了更多选择。这种“主次互补”的模式,既保证了服务品质,又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也让全民阅读的种子在潍坊高新区的文化沃土上广泛播撒,让可读书、可借阅、可购书、可交流的阅读阵地遍地开花。
  “2025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过去的书香世家讲到现在提倡建设书香校园、书香社会,饱含期待地说‘书香是一种氛围’”。潍坊学院教授、潍坊朗诵与语言艺术协会副会长周国柱评价道,潍坊高新区“超然书房+”的创新实践,正是对这一要求的基层响应,通过空间再造和服务融合,将静态的阅读转化为动态的文化磁场,极大地提高了市民阅读的积极性和方便性,为构建全民阅读生态提供了可复制的“高新样本”。
  目前,潍坊高新区已建成6家各具特色的城市书房,总藏书量达10万余册。更值得期待的是,社区书屋建设也在全面推进,如今全区已有41个社区实现“出门就能进书屋”的生活状态。这些书屋不仅是静心阅读的场所,更成为辐射社区的文化活力站。
  以文化人,以文润城。这种让书香与产业同频共振的布局,将文化深融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构筑起时代气息与文化底蕴交融的精神地标,滋养着市民的精神生活。
            文/柳翠瑛
            图/李 凯
超然书房+让文化服务和书香体验完美邂逅
日期:2025-10-17 作者:柳翠瑛 来源:高新区报
  近年来,潍坊高新区聚焦群众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需求,积极探索“城市书房+”模式的新型阅读空间建设,深入推进“超然书房”建设项目,以“集约化建设、标准化管理、多元化运营”为路径,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温度、有活力的城市文化新地标,不断提升文化服务供给质量和城区文化软实力,让潍坊“崇文尚德”的城市精神在潍坊高新区这片充满创新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近日,在超然书房——健康工场分馆,市民李女士正在和孩子们一起阅读《跟着诗歌去旅行》。不同于传统图书馆安静的阅读区域,在这里,可以听到家长给孩子读绘本的声音,也可以听到读者之间交流的声音,这个特殊的区域是万声健康工场分馆特设的有声阅读空间,打破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实现从强制性“安静”向引导性“沉浸”的转变。
  “特别喜欢来这个阅读区域,孩子可以静静阅读,也可以读出声音来,不怕打扰到别人。”李女士说。
  据了解,超然书房——健康工场分馆总面积为700平方米,藏书近6万册,实行12小时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天9:30—21:30,并深度融入潍坊市图书馆管理系统,提供支付宝免押金办证及全市范围通借通还服务,现已成为潍坊高新区最活跃的公共文化空间之一。
  “我们配备了1名专职运营管理人员、2名现场主管、8名服务人员及4名兼职志愿者,确保服务品质。”超然书房——潍坊市图书馆健康工场分馆负责人孙蔚介绍道,现在书房的年均接待读者量已突破12万人次。
  区别于公共图书馆的文献典藏功能和商业书店的营利模式,超然书房——健康工场分馆采用网格化、嵌入式布局和公益化运作机制,融合图书阅读、文化沙龙、书房咖啡等多元场景,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空间与功能,可以进一步满足公众的阅读需求。
  近日,一场以“探索太阳系”为主题的科普阅读活动,在万声健康工场超然书房举行。小朋友们跟随老师一起了解太阳系,认识八大行星的特点,上了一堂愉快而有意义的科普课。
  “今天我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老师讲得也很有意思。”学生边欣语说。
  依托潍坊市图书馆雄厚的文化资源和万声健康工场综合体的优势,健康工场分馆创新打造“阅读+”模式,推出实践、公益、亲子等特色活动,年均举办文化活动近百场。
  下午3:00,市民王先生在万声健康工场健身房运动完后,便来到超然书房,享受属于自己的休闲时光。
  “我家就住在附近,平常喜欢运动健身和读书,正好万声健康工场就都能满足我的需求。”王先生说。
  作为潍坊市图书馆在高新区设立的首家分馆,超然书房——健康工场分馆从建设之初,便进行了精细化的功能分区,从普通卡座区到下沉式报告厅,再到亲子阅读乐园,构建起“一静三动”的健康生活特色,全面满足市民阅读、运动和办公的个性化需求。
  “‘一静’,就是作为书房,必须保证有安静阅读的区域;‘三动’,就是充分发挥万声健康工场的优势,推出‘阅读+运动’‘阅读+沙龙活动’‘阅读+亲子互动’的服务,打造超然书房——健康工场分馆的专属文化符号。”孙蔚说。
  “希望爱心人士能够帮助我们成立一个乐队……”在超然书房——健康工场分馆的入口处,还有这样一处特别的区域,上面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心愿卡,这是万声健康工场依托书房打造的“星光同行”特殊群体关怀计划的一个环节。
  家长王女士说,孩子特别喜欢音乐,“微心愿”活动帮助他完成了梦想,特别感动。
  书房还划出特定区域,设置星光作品展、公益手工售卖区、“星安空间”喘息中心等,并专项开展服务于孤独症等特殊儿童群体的亲子读书与康复融合活动,让书香与文明交相辉映。
  独具特色是打造城市文化地标的必需。潍坊高新区坚持“一书房一特色”,个性化打造文创、非遗、艺术等主题鲜明的阅读空间集群,通过活动将静态的阅读空间转化为动态的文化磁场,进一步夯实城市书房服务民生的根基,成为潍坊高新区人文生态的生动注脚。
  在潍坊高新区清池街道智谷社区“鹿非马”成长中心,超然书房与家庭教育实现深度融合,成为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前沿阵地。每天放学后,孩子们在这里写作业、读绘本,家长则可以参加育儿沙龙,书房成了连接学校、家庭和社区的重要纽带。
  “这里环境好,离家近,氛围浓。孩子特别喜欢来这里读书。有时候社区和学校还会邀请泰山教育的专家开设亲子课堂,收获很多、受益匪浅。”居民薛女士说。
  近日,在潍坊市首家融入文创元素的城市书房潍坊高新区超然书房——潍创分馆,潍县烙画代表性传承人刘海峰正在为社区居民讲解并现场演示这项传承百年的民间技艺。
  居民陈女士说,自己特别喜欢传统文化、技艺,书房经常举办这样的活动,学到了很多知识。
  从健康工场分馆推出的“阅读+运动”套餐,到清池街道分馆校家社联动的全环境立德树人场景,再到潍创分馆的非遗文创元素……公益性的城市书房俨然已成为潍坊高新区阅读服务的主阵地。与此同时,万声健康工场的七维空间咖啡厅、小剧场,吾悦广场的魔方书房等一众商业性的新型阅读空间也悄然兴起,为居民自习阅读、年会团建、休闲健身等提供了更多选择。这种“主次互补”的模式,既保证了服务品质,又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也让全民阅读的种子在潍坊高新区的文化沃土上广泛播撒,让可读书、可借阅、可购书、可交流的阅读阵地遍地开花。
  “2025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过去的书香世家讲到现在提倡建设书香校园、书香社会,饱含期待地说‘书香是一种氛围’”。潍坊学院教授、潍坊朗诵与语言艺术协会副会长周国柱评价道,潍坊高新区“超然书房+”的创新实践,正是对这一要求的基层响应,通过空间再造和服务融合,将静态的阅读转化为动态的文化磁场,极大地提高了市民阅读的积极性和方便性,为构建全民阅读生态提供了可复制的“高新样本”。
  目前,潍坊高新区已建成6家各具特色的城市书房,总藏书量达10万余册。更值得期待的是,社区书屋建设也在全面推进,如今全区已有41个社区实现“出门就能进书屋”的生活状态。这些书屋不仅是静心阅读的场所,更成为辐射社区的文化活力站。
  以文化人,以文润城。这种让书香与产业同频共振的布局,将文化深融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构筑起时代气息与文化底蕴交融的精神地标,滋养着市民的精神生活。
            文/柳翠瑛
            图/李 凯

- 今日高新版权所有 华光照排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