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管难”到“托得优” 学龄儿童如何过好暑假?
日期:2025-07-25 作者:尹婷婷 杜楠楠 来源:高新区报
记者观察
潍坊市教育局印发的《关于2025年全市中小学假期安排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今年潍坊市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暑假自7月7日开始,秋季学期9月1日统一开学,寄宿制学校学生可提前一天报到。
“神兽”出笼,双职工家庭的“带娃难”再度成为民生焦点。如今暑假已经过去半个多月,孩子们的假期生活究竟如何安排?日前,记者走访潍坊高新区部分街道(发展区)、社区、企业及培训机构,探寻学龄儿童暑期生活的优质解决方案。
社区免费托管受青睐
7月16日下午,新昌经济发展区寨子社区的小口才课上,专业主持人正带领孩子们开展趣味发音练习、绕口令挑战,课堂氛围轻松愉悦,老师们耐心纠正发音、传授表达技巧,帮助孩子们迈出提升口才的第一步。
这是寨子社区第三期暑期公益托管班的日常场景。回溯三年前,在社区“以茶为媒”的居民议事会上,有居民提出暑假孩子无人看管的难题,社区当即整合资源,将一间活动室改造成教室,工作人员化身志愿者轮流值守,负责孩子们的作业辅导与看管照护,全力保障孩子安全。
经过三年持续优化,越来越多党建共建单位加入公益托管阵营,开设剪纸、茶艺、扭扭棒制作等丰富课程,让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多姿多彩。即将升入五年级的梁艺馨已连续三年参加社区免费托管,不仅解决了家长的看管难题,还让她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我最喜欢编织,它让我的手部越来越灵活。”
目前,新昌经济发展区4个社区均已启动暑期托管服务,大部分为公益性。凭借高公信力,这些托管班深受家长信赖。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共建力量,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把居民关切的民生小事办细办实,实现多方共赢。
“冯家社区为我们提供了平台,我们抽调优秀教师团队授课,希望在孩子心中种下艺术的种子,让艺术融入生活。”瀚森艺术学校北冯校区负责人李婧介绍,他们开设了非遗拓印、书法启蒙、水破画等公益课程。
“本来只想找个免费看孩子的地方,让孩子少碰电子产品,没想到社区用心开设了这么多课程,孩子们太幸福了。”家长马瑶感慨道。
低偿性托管新实践
走进清池街道浞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原本的办事大厅已变身充满活力的儿童课堂。经过前期细致的调研与紧张筹备,社区首期儿童暑期托育班顺利开班。面对居民的热切需求,社区迅速研判,协调师资与场地资源,将名额扩容至20人。
据浞岛社区党委书记李超介绍,托管班除了安排孩子午休、午餐和作业辅导,还开设PBL项目式教学、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花样跳绳等拓展课程,助力孩子提升综合素质与身体素质,让他们度过快乐的暑假。
如何以较低成本提供高质量服务?社区的答案是引入南方先进理念——“产销者计划”。该模式招募社区内有教学经验的居民担任教师,以低于市场价的费用开设课程。所收取的托管费用主要用于支付教师合理报酬,结余部分则注入社区公益基金,形成可持续的资源利用闭环。
曾在一线任教20多年的步丽梅,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实践家校社共育:“把学校课堂与社会连接起来,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孩子在真实体验中学习知识、应用知识,而不只是让知识停留在课本上。”
这种模式下,有特长的居民在“家门口”实现了自我价值;家长上班前送孩子到社区,下班后再接回,无需担心看管问题;社区则将优质空间交还居民,通过盘活居民资源,成功将“看护难”转变为“托得优”。
新城街道怡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社区联合第三方机构潍坊鹿非马社区成长中心举办的暑期班也如期开课。
作为社区嵌入式社会组织,鹿非马致力于打造“孩子自由成长的大草原”。“为兼顾每位儿童的需求,暑期班采用小班额制,设置绘本阅读、手工课、成长测评等特色课程,配合玩教具使用,让孩子在此进行深度成长,而不是简单的‘全托’,让家长能安心上班。”怡心社区党委书记王晓杰说。
短期兴趣班大流行
记者走访发现,“找个看孩子的地方”是双职工家庭的普遍需求,这也让社会托管机构近年来数量激增,尤其在学校和居民区附近,平均几十米就有一家。
在桃李苑和兰溪学府两大小区附近,今年新开了几家托管中心,暑期尚未开始便接到大量家长咨询。与社区公益托管班的短期服务不同,社会托管机构的服务时间与学校假期同步,实现无缝衔接,可以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报短期兴趣班是孩子们暑期生活的另一大选择。由于老人在家看管时难以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不少家长选择为孩子报名暑期培训班,其中篮球、体能、乒乓球、游泳等运动类培训尤为热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保护视力、提升抗压能力。
今年4月开业的鲁能乒乓球俱乐部未来人才培养基地,暑期第一个月的营业额就比上月增长40%。
下一步,高新区将进一步统筹联合多方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活动,携手让孩子们度过更美好的假期。
本报记者 尹婷婷 杜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