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高新区2025年春节特别策划
扛起走在前挑大梁的强区担当
日期:2025-01-25 作者:裴悦廷 尹婷婷 冯玉诚 聂玉金 柳翠瑛 高鹏 来源:高新区报
经济强区高新担当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锚定“走在前、挑大梁”,担当实干、奋勇争先,经受住复杂严峻形势的考验,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奋进中的潍坊高新区,经济运行量质齐升,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不竭动力。
大潮奔涌逐浪高,改革风劲正扬帆。
2025年是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一年,潍坊高新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经济持续稳健向好、进中提质。重点实施“一五三一”思路举措。
坚持“一个目标定位”: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全力“争一流、争第一”,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
实施“五个加力突破”:加力突破产业能级、企业培育、项目建设、改革开放、科技创新;
推进“三个聚力攻坚”:聚力攻坚城市提升、精细管理、社会治理、安全稳定,努力将高新区打造成为兴业安居首选之城;
强化“一个坚强保障”:切实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为各项工作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使命呼唤担当,实干成就未来。新的一年,潍坊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把握好发展机遇,凝聚好奋进力量,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4年已公布的重点工作监测和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中期评估成绩均居全市第1位,重点项目观摩点评成绩居全市第2位,新争创省级以上荣誉174项……
这份沉甸甸、含金量十足的发展答卷来之不易,凸显潍坊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产业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潍坊高新区一手抓主导产业规模扩张,一手抓新兴产业做大做强。2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500强,3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200强,7家企业入选省民营企业200强。
潍柴集团获批全省唯一的国家质量集成服务试点,柴油发动机本体热效率4次打破世界纪录,荣获2024内燃动力智能控制算法国际挑战赛金奖,品牌强度居全国机械设备制造首位。歌尔集团“虚拟现实共性技术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通过文旅部验收并正式运行、全省唯一。
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近50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达到144家,均为全市最多。
作为农用机械机身护罩、驾驶室顶盖、仪表台内饰的主要生产商,潍坊义远模具科技有限公司一年供货份额在行业中占60%以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向创新要动能,除继续做好注塑产品外,还潜心研发吹塑工艺,新上自动化生产线,主要用于生产燃油箱、水箱,年增长销售额2000万元。
依靠出色的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研发生产能力,这几年,潍坊思博精工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潍柴动力、卡特彼勒、康明斯等国内外知名链主企业达成合作。去年,思博精工累计新增投资2000多万元,购进了高性能加工中心、杜尔清洗机、机器人等50多台自动化设备,投入到新产品生产线,主要用于生产潍柴新产品的配套核心零部件。
潍坊高新区把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全年省级重点项目纳统额6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2亿美元。
近年来,潍坊高新区始终坚持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引领,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高端动力装备产业新入选省“十强产业”支柱型雁阵集群,获批国家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等4个产业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大力培育元宇宙、航空航天、磁技术、储能等新兴产业……所有这些,不仅是“量”上的突破,也诠释着高质量发展之“质”,彰显新质生产力的可喜脉动,描绘出潍坊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谋划“十五五”关键之年,锚定“走在前、挑大梁”,潍坊高新区扛牢经济强区责任担当,重点实施“一五三一”思路举措,加力突破产业能级、企业培育、项目质效、改革开放、科技创新。全力拼经济、扩需求、强创新、稳市场、防风险,推动经济持续稳健向好、进中提质,奋力谱写“高”和“新”的崭新篇章,为更好潍坊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裴悦廷
产业潮涌汇聚动能
在山东百启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正进行药物中间体项目研发。
“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化合物的筛选,从上万个化合物里面挑选出来一两个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分子,再去做活性和毒理药理临床试验。”山东百启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商务副总张书玉向记者介绍道。
百启生物2021年落户潍坊高新区,致力于打造集抗肿瘤、抗病毒、抗抑郁类创新型生物医药以及高端医药中间体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参与的4个创新药进入临床期,已申请专利20余项,授权5项发明专利和3项实用新型专利,氟维司群、地屈孕酮等产品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获批潍坊市核酸药物重点实验室,并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药物研发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们有些项目经过一期、二期、三期临床试验,逐渐开花结果,预计2025年公司营业额同比增长50%。”张书玉说。
“生物园始终聚焦推动企业培强做大、推动产业强链补链,新引育国家级人才3名、省市级人才5名,创历史新高;4家企业入选全国行业百强等榜单,争创“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新增各类研发平台6个;新增纳统项目7个,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55万元、同比增长30%。”潍坊生物医药产业园服务中心党委委员、综合部部长沈晓艳说。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动力。潍坊高新区全力以赴拼经济、铆足干劲抓发展,坚持主导产业与新兴产业“两手齐抓”,动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持续扩张,元宇宙、磁技术、航空航天、氢能和储能等新兴产业也在逐步做大做强。在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已投运的两条电堆产线正在加班加点生产,确保2025年在手订单如期交付。
“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进行产品升级迭代,相继完成了16KW、45KW、83.5KW电堆的研发和量产。目前就新一代的大功率百KW级的电堆进行了设计研发,预计2025年一季度实现量产转化。”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膜材料工程师曹广文说。
液流电池是储能领域近几年开始兴起的技术路线,具有大容量、长循环、安全性高等优点。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潍坊高新区三年来,始终专注液流电池核心技术的创新和研发,目前已掌握硫酸基和盐酸基两大全钒液流电池体系。
“我们充分发挥高新区在储能技术研发、应用及装备领域的产业基础,着力布局氢储能、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等高端储能产业链完整链条,形成规模效应,实现新兴产业‘增量换乘’,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新动能。”潍坊高新区经发局企业发展促进科科长李彧介绍道。
因实业而兴,依产业崛起,潍坊高新区跑出发展“加速度”,挺起强市“硬脊梁”。动力装备产业新入选省“十强产业”支柱型雁阵集群,获批国家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元宇宙产业新入选首批省数字产业集群和省特色产业集群。
本报记者 尹婷婷
项目破局链动未来
翻开潍坊高新区2024年项目建设成绩单,“稳”和“进”是主旋律——全年新2次为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提供现场,新开工磁悬浮智能制造产业园、中农智慧农机等38个项目,潍柴雷沃高端农业装备、福田新能源汽车等22个项目春节后正式投产,年新增产值140亿元。
在潍坊高新区,一批批链上项目正拔地而起,一批批链上企业正发出“新枝”,蓬勃的发展活力推动着工业高质量发展。
在北汽福田山东多功能汽车厂智能化焊装车间内,各条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数十台工业机器人不停挥舞着手臂,进行着焊接、组装等工序,仅仅几分钟便有一辆新能源风景i汽车车身下线。作为2024年企业增资扩产产业再提升的新项目,刚竣工投产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北汽福田高端皮卡分装中心和KD工厂项目,主要包含新能源车身生产和物流海外出口两大业务板块。现在已经全部建成投用,项目的落地使企业的业务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结构更趋高端,将成为整个山东区域的海外出口基地。”北汽福田潍坊厂区党委书记刘耀杰说,现在工厂正加足马力赶生产,订单量远超去年同期水平。
做强产业链,潍坊高新区一边有针对性地引进链上关键环节重大项目,一边充分利用产业链内部“黏性”补链、延链,主动补齐产业链支线和末梢,形成产业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集聚效应。
“项目基本都建好了,就等年后验收了。”在潍坊玉泉机械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数字化智能制造项目现场,项目负责人张旭东一边安排着春节前的收尾工作,一边向记者介绍道。
为满足生产需求,企业计划投资2.3亿元,建设高标准化车间、技术研发中心等,购置相关生产设备300台套,形成年产500万件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能力,着力推动机械制造业数字化跨域发展。“工期进展这么顺利,得益于高新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光环评审批这一项就为我们节约了很多办手续的时间。”张旭东说。
发展靠项目,项目靠谋划。每一个项目背后,都少不了一场“耕耘”。如何从最初的谋划、纸上的蓝图,落实到生机勃勃的厂房工地、欣欣向荣的企业,潍坊高新区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项目推进机制,推动一个个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在狠抓项目上下功夫,潍坊高新区以积极的创新服务意识,为营商“活血”、为项目“化瘀”: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厂房建设与项目环评审批“双链推进”、项目全周期服务、并联审批等模式的应用,极大缩短了项目从洽谈到投产的时间周期。
塔吊林立、机械轰鸣,提振着发展信心;投资签约、项目落地,激发着经济活力。
冬日的潍坊高新区,处处涌动着重点项目建设的热潮。在全新一代智能拖拉机制造基地项目施工现场,70多名施工人员奋战在一线。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占地305亩,主要规划建设整机车间、装配车间、冲焊钣金涂装车间等,购置底盘加载磨合台、EMS吊装输送系统、折弯机等整车和钣金焊接生产设备180余台套。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5万台全新一代智能拖拉机的生产能力。
一个个项目、一处处工地、一条条生产线,正以满格状态持续刷新进度条。2024年,潍坊高新区联合潍柴、歌尔、福田汽车开展“点对点”招商活动30多次,新招引落地26个配套项目,其中辉锐航空智造、北京光华荣昌等项目当年签约、当年投产。
本报记者 冯玉诚
科创跃迁积厚成势
“破极限之限,攀巅峰之巅!我们做到了!”潍柴动力发动机研究院进排气系统设计技术副经理吕顺自豪地告诉记者,2024年在天津召开的世界内燃机大会上,潍柴发布本体热效率53.09%柴油发动机,第四次刷新世界纪录,世界瞩目。
“每0.01个百分点的精进,都凝结了成百上千名研发人员的智慧。我们集中攻克高膨胀燃烧、高效燃油喷射等关键核心技术,获得100多项发明专利。实干创新的道路永无止境,我们将继续前行,向更高的目标冲刺!”吕顺说。
这一年,潍柴获批国家数字化转型工程项目试点;入选工信部2024年实数融合典型案例名单,全市唯一。
歌尔集团“虚拟现实共性技术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通过文旅部验收并正式运行、全省唯一。
创新龙头高峰耸立,科技小苗加速崛起。“奥新医疗,使命必达!”2024年11月19日,山东奥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5T大孔径介入磁共振”超大孔径磁体励磁成功,实现介入磁共振领域的历史性突破。“在1.5T背景场下,孔径是全世界最大的,同时它又是最短的。像非血管组织的肿瘤治疗,原来采用介入CT进行治疗,不利于选择穿刺路径,我们是三维成像,XYZ轴任意切面、任意方向都可以成像,医生就可以选择一个最佳路径进行手术。”山东奥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培勇说。
截至2024年,潍坊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580家,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0844个,创新发展根基越来越坚实。
潍坊高新区还不断创新服务模式,聚焦提高技术合同登记成功率“一件事”,通过搭建载体、培养人才、政策激励、园区联动,推动更多创新成果从科研院所走进企业,不断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加快全过程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在平台提交我们与客户签订的相关技术服务合同,可以享受到增值税全免的政策,约是我们合同金额的6%。对我们企业的支持力度很大。”潍坊纳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樊红告诉记者,在高新区科技局服务企业专员的指导下,公司通过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登记,帮助很大。
4个项目新获省科学技术奖、21个项目新获市科学技术奖,2个项目新入选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2个项目入选省数字化转型试点。
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9家,总数达到95家,其中国家级14家,12家企业入选省绿色工厂、晨星工厂。
……
回顾2024年,一个个叫得响的科技成果汇聚成支撑潍坊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底气。潍坊高新区围绕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科技合作等方面,努力打造全要素科创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全面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造就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谱写了潍坊高新区精彩蝶变的华丽篇章。
潍坊高新区将全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由量向质转变,支持更多企业成为科技领军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全力打造高端科创平台,融入“山东科技大市场”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科技创新和开放发展新高地,为更好潍坊建设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聂玉金
环境升级兴业安居
沿着樱前街一路向东,便来到潍坊高新区龙景佳苑东区安置楼项目。新建的高楼鳞次栉比,玻璃窗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
回迁居民王春丽一家即将迎来入住新房后的第一个新年:“我们去市场买了年宵花、干果,到时候孩子们都放假回家,一家人欢欢喜喜过个新年。”
住在新家里,王春丽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住楼房比平房好多了,有统一的天然气,冬天集中供暖,晚上睡觉盖个小夏凉被就行了。小区绿化、物业管理都很好,隔着一条路就是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孩子上学也非常方便。”
一座幸福的城市,必然有温暖的民生底色。龙景佳苑回迁居民的新生活,只是潍坊高新区持续推进民生工程、提升城市品质的一个幸福缩影。潍坊高新区从“实”处着眼,在“细”处落脚,加码民生福祉不遗余力。
消费,关系着经济发展,也关乎居民的美好生活。如何让消费市场“暖”起来,促进消费“主引擎”释放强劲动力?潍坊高新区在优化消费结构、搭建消费场景、延长消费链条、提升消费品质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居民消费提质升级——老潍县美食街在原有基础上,改造提升为新时代老潍县美食街,为消费者以及商户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谷德广场福喜地、图越S缦庭酒店相继开业,成为城市年轻潮流的新地标……
潍坊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实施提质扩容促消费专项行动,聚焦零售门店、商业综合体特色街区、餐饮行业等六大门类,做好“稳存量、挖潜量、引增量”三篇文章,推动零售业提质扩容,着力打造“消费在高新·幸福在潍坊”良好氛围。
近日,市民李女士在潍坊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局办事窗口拿到了刚打印好的营业执照。“我上传了申请资料,通过系统后台审核后,拿着身份证到窗口直接就取到了营业执照,非常快捷。”李女士说。
这是潍坊高新区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一个真实写照。
从项目选址到开工,从企业开办到注销,从个人出生、婚育到就业、退休……潍坊高新区坚持“每个人每个单位都是高新区的营商环境”理念,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一次就好”“一站搞定”的政务服务模式已覆盖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全生命周期,也正成为潍坊高新区政务服务的标配和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回首2024年,潍坊高新区居民的高兴事还有很多:浞河入选全省首批国家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打造东方路和福寿街2条全要素示范路段;小区基础设施配套和物业管理服务不断提升,品质宜居需求得到满足;新建2所学校,教育提质扩容,学有所教,人人出彩;推进省级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居民有了稳稳的“医”靠……潍坊高新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正如王春丽所说:“在这里,我们的生活不再是简单的生存,而是充满了诗意与远方的美好旅程。”
本报记者 柳翠瑛
党建引领行稳致远
2024年年中,潍坊高新区预制菜产业链龙头企业——山东荣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全省首个预制食品采购订货会。但目标客户多、邀请行业龙头企业成功率低成为亟需协调解决的重大问题。
关键时刻,依托潍坊软件园成立的预制菜产业链党建联盟,伸出了援手。
党建联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携手企业,多头并进,对接走访客商,一场场精心策划的“邀约战”紧锣密鼓展开。
“为了确保重要客商能够如约参加,我们在确定订货会时间、地点后,又二次上门走访了15家关键客商。”潍坊软件园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王克峰说。最终,30余家会展商和采购商如期参会,现场促成13家企业合作。
这是党建联盟凝聚力量、服务企业的生动写照。
潍坊软件园以“党建领航向·‘e企创’未来”特色品牌为引领,将党建工作与园区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2024年,创新打造的服务企业线上平台“智慧云仓”正式投入使用,整合14项公共服务内容,实现了“一窗受理、内部运转、限时办结”的高效服务模式。这一平台不仅提高办事效率50%以上,更服务企业5000余次,成为了企业心中的“贴心管家”。
在潍坊高新区,“一园区一品牌”,党群服务阵地特色鲜明:光电园的“红色追光·产业充电”、生物园的“红心药才·健康未来”、蓝色智谷的“红领智谷·筑梦远航”……这些立意新颖、效果显著的党建品牌,不仅彰显园区特色,更积蓄起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每一个党群服务阵地既是企业“抱团发力”、资源共享的“产业生态”,也是推动基层善治的现实载体,是服务企业、群众的重要窗口。
浞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达人策划“智慧化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公益培训、儿童看护等活动,精准满足居民需求;
钢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建设孝老爱亲食堂、公益理发室等,开展各类为民服务,激活社区治理效能;
歌尔党员教育基地创新VR教学模式,让党员在“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每年服务党员上万人次……
如今,择优推出的10处最“聚”人气党群服务中心,成为有温度、有特色、有人气的“党群之家”。这些阵地强了,人气高了,党群服务从“一厢情愿”变为“两厢情悦”。
近年来,潍坊高新区坚持“大门常开、群众常来”的工作导向,不断推进党群服务中心的建设和功能完善,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
党群服务提质增效,关键靠作风、在执行。潍坊高新区大力倡树“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选拔使用实绩突出干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政治生态更加清明。
潍坊高新区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打造更多“家门口”的党建阵地,让企业、群众的幸福“开门可及”,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本报记者 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