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查询
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高新区报>担当实干 奋勇争先
  殷爱军,现任山东赛马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于199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领域主要为新能源发电技术、储能等,先后获得“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才”“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潍坊市人才伯乐奖”“潍坊市民营企业家‘挂帅出征’百强榜新星企业家”等荣誉称号,带领企业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工人先锋号、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

  自主创新发电机组达到国际领先
  1991年8月,殷爱军从山东工业大学内燃机专业毕业后进入潍柴成为一名技术员,这也成为他之后32年深耕燃油、燃气、新能源发电机组研发的起点。
  随着对行业了解的不断深入,殷爱军发现关键核心技术全在外国人手里,噪声控制、燃气消耗、制热蓄冷、微电网整体控制系统等技术个个“卡脖子”。
  怎么办?一个一个攻关!
  发电机组“嗓门大”,殷爱军带领研发团队刻苦钻研,将噪音降低到65分贝以下,一举将国内机组降噪技术拉到与国外顶尖企业同一水平,还大大降低了成本.。
  农村供电“饥一阵、饱一阵”,殷爱军又把目光投向生物质发电与新能源组网技术的研究,主持、参与了煤层气发电机组、高原专用燃气发电机组、生物质微电网、分布式能源中心等项目的研发。陆续推出多个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其中新型环保节能燃气发电机组、新型环保节能船用发电机组、新型环保静音发电机组、新型环保燃气低噪音发电机组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结论分别为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
  作为企业的领航者,殷爱军事事想在前、冲在前。他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企业家,更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回馈社会。带头为革命老区沂蒙山区捐资助学,用知识的力量点亮贫困学子的希望之灯;在潍坊寿光、青州等地遭遇罕见洪水的紧要关头,组织企业捐赠发电机组及救灾物资;在山东省工业技师学院、安丘职业中专等多所学校设立教育基金……殷爱军的善举不仅彰显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更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担当。
  引育人才甘当伯乐造就“冲锋铁军”
  殷爱军不仅是千里马,更是一位优秀的伯乐。
  马力是工程技术上常用的一种计量功率的常用单位。公司取名“赛马力”就是希望技术一直突破、一直创新。目前公司产品拥有8大系列500多种规格型号,研发创新实力可见一斑。
  科技创新的背后,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初创时期,赛马力核心团队以外贸为主,技术力量薄弱。怎么解决这一问题?殷爱军的答案是两个字——“引”和“借”。
  一方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另一方面积极走出去,先后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发动机研究所、菲律宾理工大学、俄罗斯电力能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和企业展开技术合作。
  2018年,由山东大学研发的燃气发电机组数控技术“嫁入”赛马力,使得燃气发电机组的热效率提升38%以上,成为行业发展新标杆。2019年,赛马力更是凭借新型环保超静音发电机组,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引来人才、技术可以解决一时之急,自己培养才是长久之计。在殷爱军的主导下,企业成立了7个产品技术实验室,每个实验室主任都是学历高、创新意识强、经验多的技术人员,个个都能独当一面。
  一马当先不算先,万马奔腾才壮观。为了更好地激发团队积极性和创新热情,殷爱军又推行了股权激励政策,骨干员工全部持有公司股份。
  如今的赛马力,研发团队现有36人,这支“冲锋铁军”还被中华总工会评定为“国家工人先锋号”。
  在殷爱军的主导下,公司专门设立了贫困员工专项基金,资助遇到困难的员工和家属,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感受到来自“家”的温暖和关怀。
  瞄准细分市场产品出口80多个国家地区
  2007年,赛马力诞生。
  别人都是先站起来,再走出去。看到国外广大市场需求的殷爱军决定不走寻常路——先走出去。
  彼时的国际市场对发电机组需求十分旺盛:客户对产品要求不高、企业利润也有保障,市场可谓一片蓝海。赛马力瞅准时机租下一片厂区,以质优价廉的发电机组迅速打开了国际市场,一入场就拿下了北到俄罗斯、南至东南亚各国的众多中小客户,年销售额很快突破5000万元。
  突然,一位来自俄罗斯的客户提出“极寒工况”需求,让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殷爱军一下子清醒过来。殷爱军迅速作出决定——放弃此前的产品路线,抢抓细分市场,满足客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
  企业同时通过多种办法走出去,在菲律宾、俄罗斯等地建立海外仓和海外研发基地,并与当地科研院校共同合作。
  明确了企业的转型方向,山东赛马力很快便由市场驱动的贸易型企业,转型为创新驱动的制造业企业,先后获批瞪羚、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
  现在,山东赛马力已经实现了发电机组在更多全新场景中的应用:在偏远农村和农业园区等地,生物质材料丰富,为此,公司专门研发了生物质发电机组,形成生物质分布式能源中心,在孤岛模式下基本实现区域内电能自给自足。
  路遥知“马力”。在殷爱军的带领下,企业产品已经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出口创汇超过5亿美元。
  从“走出去”到“走回来”,殷爱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家企业的超强马力不是凭空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赛出来的。
  本报记者 尹婷婷
路遥知“马力”
——记山东赛马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殷爱军
日期:2024-07-05 作者: 来源:高新区报
  殷爱军 潍坊市“两企三新”优秀共产党员
  殷爱军,现任山东赛马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于199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领域主要为新能源发电技术、储能等,先后获得“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才”“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潍坊市人才伯乐奖”“潍坊市民营企业家‘挂帅出征’百强榜新星企业家”等荣誉称号,带领企业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工人先锋号、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

  自主创新发电机组达到国际领先
  1991年8月,殷爱军从山东工业大学内燃机专业毕业后进入潍柴成为一名技术员,这也成为他之后32年深耕燃油、燃气、新能源发电机组研发的起点。
  随着对行业了解的不断深入,殷爱军发现关键核心技术全在外国人手里,噪声控制、燃气消耗、制热蓄冷、微电网整体控制系统等技术个个“卡脖子”。
  怎么办?一个一个攻关!
  发电机组“嗓门大”,殷爱军带领研发团队刻苦钻研,将噪音降低到65分贝以下,一举将国内机组降噪技术拉到与国外顶尖企业同一水平,还大大降低了成本.。
  农村供电“饥一阵、饱一阵”,殷爱军又把目光投向生物质发电与新能源组网技术的研究,主持、参与了煤层气发电机组、高原专用燃气发电机组、生物质微电网、分布式能源中心等项目的研发。陆续推出多个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其中新型环保节能燃气发电机组、新型环保节能船用发电机组、新型环保静音发电机组、新型环保燃气低噪音发电机组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结论分别为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
  作为企业的领航者,殷爱军事事想在前、冲在前。他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企业家,更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回馈社会。带头为革命老区沂蒙山区捐资助学,用知识的力量点亮贫困学子的希望之灯;在潍坊寿光、青州等地遭遇罕见洪水的紧要关头,组织企业捐赠发电机组及救灾物资;在山东省工业技师学院、安丘职业中专等多所学校设立教育基金……殷爱军的善举不仅彰显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更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担当。
  引育人才甘当伯乐造就“冲锋铁军”
  殷爱军不仅是千里马,更是一位优秀的伯乐。
  马力是工程技术上常用的一种计量功率的常用单位。公司取名“赛马力”就是希望技术一直突破、一直创新。目前公司产品拥有8大系列500多种规格型号,研发创新实力可见一斑。
  科技创新的背后,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初创时期,赛马力核心团队以外贸为主,技术力量薄弱。怎么解决这一问题?殷爱军的答案是两个字——“引”和“借”。
  一方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另一方面积极走出去,先后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发动机研究所、菲律宾理工大学、俄罗斯电力能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和企业展开技术合作。
  2018年,由山东大学研发的燃气发电机组数控技术“嫁入”赛马力,使得燃气发电机组的热效率提升38%以上,成为行业发展新标杆。2019年,赛马力更是凭借新型环保超静音发电机组,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引来人才、技术可以解决一时之急,自己培养才是长久之计。在殷爱军的主导下,企业成立了7个产品技术实验室,每个实验室主任都是学历高、创新意识强、经验多的技术人员,个个都能独当一面。
  一马当先不算先,万马奔腾才壮观。为了更好地激发团队积极性和创新热情,殷爱军又推行了股权激励政策,骨干员工全部持有公司股份。
  如今的赛马力,研发团队现有36人,这支“冲锋铁军”还被中华总工会评定为“国家工人先锋号”。
  在殷爱军的主导下,公司专门设立了贫困员工专项基金,资助遇到困难的员工和家属,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感受到来自“家”的温暖和关怀。
  瞄准细分市场产品出口80多个国家地区
  2007年,赛马力诞生。
  别人都是先站起来,再走出去。看到国外广大市场需求的殷爱军决定不走寻常路——先走出去。
  彼时的国际市场对发电机组需求十分旺盛:客户对产品要求不高、企业利润也有保障,市场可谓一片蓝海。赛马力瞅准时机租下一片厂区,以质优价廉的发电机组迅速打开了国际市场,一入场就拿下了北到俄罗斯、南至东南亚各国的众多中小客户,年销售额很快突破5000万元。
  突然,一位来自俄罗斯的客户提出“极寒工况”需求,让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殷爱军一下子清醒过来。殷爱军迅速作出决定——放弃此前的产品路线,抢抓细分市场,满足客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
  企业同时通过多种办法走出去,在菲律宾、俄罗斯等地建立海外仓和海外研发基地,并与当地科研院校共同合作。
  明确了企业的转型方向,山东赛马力很快便由市场驱动的贸易型企业,转型为创新驱动的制造业企业,先后获批瞪羚、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
  现在,山东赛马力已经实现了发电机组在更多全新场景中的应用:在偏远农村和农业园区等地,生物质材料丰富,为此,公司专门研发了生物质发电机组,形成生物质分布式能源中心,在孤岛模式下基本实现区域内电能自给自足。
  路遥知“马力”。在殷爱军的带领下,企业产品已经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出口创汇超过5亿美元。
  从“走出去”到“走回来”,殷爱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家企业的超强马力不是凭空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赛出来的。
  本报记者 尹婷婷

- 今日高新版权所有 华光照排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