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24年06月14日  
往期查询
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高新区报>摄影
  芒种过后,正值麦收时节。在潍坊高新区部分校园里,麦田一片金黄,微风吹拂,麦香扑鼻,丰收的喜悦溢满校园。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收割小麦,亲身体验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
  “一把抓住麦杆,镰刀朝根部切开,注意镰刀和腿脚的距离……”在潍坊高新区汶泉学校劳动教育基地,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收割小麦、捡拾麦穗、脱粒晾晒,在忙碌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以及丰收的快乐。
  “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了麦子的种植历史和基本知识,还给我们展示了在没有机械收割的年代,采用传统方式抢收的场景。看到这些麦子,就想到了之前和同学们翻土、撒种、施肥的场景,今天真实地体验了丰收的喜悦。”潍坊高新区汶泉学校学生郭含章说。
  据了解,汶泉学校以校内劳动实践基地为依托,将每年4月份和10月份分别定为校园“农耕节”和“丰收节”,并利用学校地理优势,开设占地1500余平方米的农耕文化展馆,面向师生和家长先后征集5000余件闲置老物件,以主题式、沉浸式学习让学生接受劳动教育。
  为进一步挖掘校本课程资源,探究自然科学知识,弘扬劳动精神,近日,潍坊高新区清平小学开展了“一‘麦’相承·劳动有我”主题劳动教育活动。学校邀请附近居民为劳动指导员,为同学们讲解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现场收割。随后,同学们拿起镰刀,兴致勃勃地开始了劳作,从生疏到熟练,在收获中体验着劳动的意义。
  据了解,为拓展学生劳动素质教育空间,清平小学利用校园闲置地块,专门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小麦的种植、管理、收获全过程,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和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立德树人,劳动为先。在“让学生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下,清平小学坚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爱劳动、会劳动的良好习惯,教育引导学生们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观念,激励他们投身到伟大的劳动中去,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文 / 本报记者 柳翠瑛
  图 / 本报记者 李  凯
校园丰景
日期:2024-06-14 作者:柳翠瑛 来源:高新区报
  芒种过后,正值麦收时节。在潍坊高新区部分校园里,麦田一片金黄,微风吹拂,麦香扑鼻,丰收的喜悦溢满校园。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收割小麦,亲身体验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
  “一把抓住麦杆,镰刀朝根部切开,注意镰刀和腿脚的距离……”在潍坊高新区汶泉学校劳动教育基地,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收割小麦、捡拾麦穗、脱粒晾晒,在忙碌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以及丰收的快乐。
  “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了麦子的种植历史和基本知识,还给我们展示了在没有机械收割的年代,采用传统方式抢收的场景。看到这些麦子,就想到了之前和同学们翻土、撒种、施肥的场景,今天真实地体验了丰收的喜悦。”潍坊高新区汶泉学校学生郭含章说。
  据了解,汶泉学校以校内劳动实践基地为依托,将每年4月份和10月份分别定为校园“农耕节”和“丰收节”,并利用学校地理优势,开设占地1500余平方米的农耕文化展馆,面向师生和家长先后征集5000余件闲置老物件,以主题式、沉浸式学习让学生接受劳动教育。
  为进一步挖掘校本课程资源,探究自然科学知识,弘扬劳动精神,近日,潍坊高新区清平小学开展了“一‘麦’相承·劳动有我”主题劳动教育活动。学校邀请附近居民为劳动指导员,为同学们讲解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现场收割。随后,同学们拿起镰刀,兴致勃勃地开始了劳作,从生疏到熟练,在收获中体验着劳动的意义。
  据了解,为拓展学生劳动素质教育空间,清平小学利用校园闲置地块,专门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小麦的种植、管理、收获全过程,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和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立德树人,劳动为先。在“让学生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下,清平小学坚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爱劳动、会劳动的良好习惯,教育引导学生们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观念,激励他们投身到伟大的劳动中去,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文 / 本报记者 柳翠瑛
  图 / 本报记者 李  凯

- 今日高新版权所有 华光照排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