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高新区:
校园里面种春天
日期:2024-04-12 作者:柳翠瑛 李凯 来源:高新区报
最是春好处,劳动正当时。“春耕”意味着耕耘与劳作,也寄托着希望和成长。连日来,潍坊高新区多所学校开启了丰富多彩的“种春天”模式。
近日,汶泉学校举行了第二届农耕节开幕仪式。启动仪式上,同学们通过朗诵《二十四节气歌》感受春耕的深远意义,之后便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进行劳作。
“老师在班会上给我们讲了农耕的知识,然后带我们到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我们锄了地,还除了草,体验到了劳动的不易,也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劳动最光荣的意义。”汶泉学校学生吕宣喆说。
据了解,汶泉学校以校内劳动实践基地为依托,将每年4月份和10月份分别定为校园“农耕节”和“丰收节”,并利用学校地理优势,开设了占地1500余平方米的农耕文化展馆,面向师生和家长征集了5000余件闲置老物件,以主题式、沉浸式学习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接受劳动教育。
“我们希望通过农耕节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农耕文化,真切地感受到劳动之美,让劳动贯穿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更好地弘扬劳动精神。”汶泉学校教师亓梦迪说,汶泉学校将发挥独特的地理优势,依托发现德育,利用好主题班会、每周一节的劳动课程和写生课程,让学生走进田间,将课堂搬进田野,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农耕文化,感受农耕之美。
“先找一块相对松软的土壤,用脚踩着铁锨的边缘使劲踩下去……”在清平小学校园劳动实践日,同学们纷纷拿上耕种工具来到菜园基地,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农耕文化,松土、浇水、播种……大家分工合作、乐此不疲,共同体验春耕的乐趣。
“今年,我们一共打造了占地约20亩的清平农场,前期的时候组织全校师生对菜园进行了规划设计,共划分出了教师种植区、学生种植区和动物养殖区,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确定了年级重点劳动项目,比如说低年级打造了亲子林、百花园等,中高年级则管理蔬菜棚、种植中草药和粮食等,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让孩子们真正懂得劳动的意义。”清平小学劳动课程教研组长谭莎介绍道。
立德树人,劳动为先。在“让学生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下,清平小学坚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爱劳动、会劳动的良好习惯,教育引导广大学子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意识。
潍坊高新双语学校开启了以“劳动创造世界·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科技劳动节。开幕式上,智能机甲战车,无人机表演等活动精彩纷呈,不时引来孩子们的阵阵欢呼。
“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科技劳动节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大胆想象、勇敢创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他们的科学意识,让科技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潍坊高新双语学校副校长曹荣锋说。
记者/柳翠瑛 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