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23年11月24日  
往期查询
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高新区报>摄影
  加强劳动教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本学期,高新区各学校以劳动教育为切入点,聚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创新劳动教育模式,以多种多样的特色课程,系统推进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形成区域整体推进劳动教育的“高新”模式,让学生们在手工作坊、田间地头体验不一样的快乐课堂。
  “注意看,这两个木块有对应的孔眼,对齐,然后再用工具固定住……”走进高新区大观学校的悦木课堂,社团的同学们正在上一节木工特色课程。老师一边讲解木工知识,一边演示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同学们戴着手套,认真学习如何规范操作线锯、锉刀等木工工具,工具与木料相互摩擦的声音此起彼伏,在这特殊的“交响乐”中,同学们逐渐掌握了构型、切割、锉削等步骤。
  学生王铭钰利用一周两节的劳动课制作完成了一个木质小板凳。接下来,他还将挑战制作更为复杂的折叠凳等。
  “我特别喜欢悦木社团,在这里不仅可以认识很多专业的木工工具,还能将自己喜欢的东西制作出来,特别有成就感。”王铭钰说。
  大观学校围绕“劳以养德,行以求知”的劳动教育课程理念,以传统文化为引领打造了功能齐全的的木工教室,开设创新劳动教育的木工特色课程,让学生在“玩——作——创”的木工活动中学习劳动技能、磨练劳动意志、体会“工匠精神”。
  “我们希望把中国传统木艺通过z这样的模式进行传承,帮助孩子提高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我们也配备了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保障孩子们课堂安全。”高新区大观学校劳动教研组组长任爱玲说。
  像这样精彩充实的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在高新区学校比比皆是。
  “立冬萝卜、小雪白菜”,现在正是白菜、萝卜等蔬菜的收获季节。11月22日,高新区汶泉学校“东坡田园”劳动基地里的大白菜丰收啦。同学们兴奋地和老师一起进行收获,共享劳动成果。
  “双手抱住白菜往外一掰就掰下来了,然后再把根部的土抖干净……”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下,同学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汶泉学校以“东坡田园”劳动基地为依托,每学期设立一个“劳动周”,并将每年的4月份和10月份分别定为校园“农耕节”和“丰收节”,以主题式、沉浸式学习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劳动教育。
  为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传统农耕文化,汶泉学校利用学校地理优势,面向师生和家长先后征集了近千件闲置农耕用具,从锄头到纺车,从牛犁到磨盘……并为每一件展出的用具制作了资料卡片,生成课程资源二维码,方便学生查看。
  “我们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贯通各年级,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传统劳动美德。”高新区汶泉学校传统文化老师董传鹏说。
  文 本报记者 柳翠瑛
  图 本报记者 李 凯
  
花式劳动快乐课堂
日期:2023-11-24 作者:柳翠瑛 来源:高新区报
  加强劳动教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本学期,高新区各学校以劳动教育为切入点,聚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创新劳动教育模式,以多种多样的特色课程,系统推进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形成区域整体推进劳动教育的“高新”模式,让学生们在手工作坊、田间地头体验不一样的快乐课堂。
  “注意看,这两个木块有对应的孔眼,对齐,然后再用工具固定住……”走进高新区大观学校的悦木课堂,社团的同学们正在上一节木工特色课程。老师一边讲解木工知识,一边演示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同学们戴着手套,认真学习如何规范操作线锯、锉刀等木工工具,工具与木料相互摩擦的声音此起彼伏,在这特殊的“交响乐”中,同学们逐渐掌握了构型、切割、锉削等步骤。
  学生王铭钰利用一周两节的劳动课制作完成了一个木质小板凳。接下来,他还将挑战制作更为复杂的折叠凳等。
  “我特别喜欢悦木社团,在这里不仅可以认识很多专业的木工工具,还能将自己喜欢的东西制作出来,特别有成就感。”王铭钰说。
  大观学校围绕“劳以养德,行以求知”的劳动教育课程理念,以传统文化为引领打造了功能齐全的的木工教室,开设创新劳动教育的木工特色课程,让学生在“玩——作——创”的木工活动中学习劳动技能、磨练劳动意志、体会“工匠精神”。
  “我们希望把中国传统木艺通过z这样的模式进行传承,帮助孩子提高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我们也配备了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保障孩子们课堂安全。”高新区大观学校劳动教研组组长任爱玲说。
  像这样精彩充实的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在高新区学校比比皆是。
  “立冬萝卜、小雪白菜”,现在正是白菜、萝卜等蔬菜的收获季节。11月22日,高新区汶泉学校“东坡田园”劳动基地里的大白菜丰收啦。同学们兴奋地和老师一起进行收获,共享劳动成果。
  “双手抱住白菜往外一掰就掰下来了,然后再把根部的土抖干净……”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下,同学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汶泉学校以“东坡田园”劳动基地为依托,每学期设立一个“劳动周”,并将每年的4月份和10月份分别定为校园“农耕节”和“丰收节”,以主题式、沉浸式学习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劳动教育。
  为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传统农耕文化,汶泉学校利用学校地理优势,面向师生和家长先后征集了近千件闲置农耕用具,从锄头到纺车,从牛犁到磨盘……并为每一件展出的用具制作了资料卡片,生成课程资源二维码,方便学生查看。
  “我们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贯通各年级,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传统劳动美德。”高新区汶泉学校传统文化老师董传鹏说。
  文 本报记者 柳翠瑛
  图 本报记者 李 凯
  

- 今日高新版权所有 华光照排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