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博士圆梦潍坊,元旭半导体——
9年深耕“芯”光闪耀
日期:2023-06-09 作者:尹婷婷 杜楠楠 来源:高新区报
本报记者 尹婷婷 杜楠楠 通讯员 郎继梅
“Micro-LED被视作下一代革命性显示技术,在虚拟世界,要显示就要用到它。”在元旭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公司执行总经理刘志刚介绍,他们自主研发的Mini/Micro-LED显示屏,能够将LED的显示降到微米的量级,视觉上更加细腻。
当前,元宇宙正在催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革命,高新区作为潍坊发展元宇宙产业的主力军和主阵地,也为显示技术提供了更大的应用舞台。以“小小的LED发光芯片创造更丰富、更美妙的视觉体验”为使命,元旭半导体靠科技创新立身,在LED全产业链集成设计、制造、创新方面已初具规模,“主场作战”更加底气十足。
在半导体芯片行业,衬底晶圆片是芯片制作的关键材料,一个手掌心大小的材料圆片可以做5万颗1瓦的照明芯片,它的出光率直接决定下游芯片的良率。而其中蓝宝石衬底具有稳定性强等突出优势,但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制作难度较大,直到2014年,国内市场自给率仅占10%左右,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心怀实业报国的梦想,清华大学博士郭文平和席光义决心利用自身所学,联合创办一家企业,专注于第三代半导体先进光电芯片及高端应用生产。
来高新区考察后,他们心动了。这里有着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肥沃土壤,不仅建有定制层高的半导体超净厂房,还有数十个省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吸引人才留下发展,支持企业自主创新。2014年,郭文平创办山东元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元旭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潍坊高新区。
值得一提的是,元旭半导体4名核心团队人员均为清华大学博士,刘志刚也是其中之一。怀着解决行业“卡脖子”难题的梦想,他加入到元旭半导体。
通过“以才引才”,元旭半导体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罗毅教授为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并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联合研发平台,以“最强大脑”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开展技术、材料、装备、工艺、过程控制、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协同创新。
目前,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达20%。经过几年技术攻关,自主研发的纳米图形蓝宝石衬底(NPSS)晶圆成为国内首创,技术水平跻身世界一流,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并率先在行业内完成从衬底、外延芯片、模组封装的全产业链布局。
9年深耕,“芯”光闪耀。以潍坊为总部,在天津、无锡、北京、深圳等城市完成产业链布局,企业先后获批潍坊市“隐形冠军”企业、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今年一季度,企业订单环比增长30%,年内产值有望突破1亿元。
“我们已经完成几轮融资,并启动了上市计划。”刘志刚信心满满地说,未来他们要做整个光电芯片行业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