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查询
当前位置:高新区报>要闻
  本报记者 裴悦廷
  拆掉旧房子,住上新房子,是群众的共同期盼。高新区把棚改安置工作看作当前最大的民生实事,与时间“赛跑”,与居民的好日子“赛跑”,棚改安置楼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与此同时,一批批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集体经济项目紧接拔地而起,让居民的钱包更鼓,底气更足,日子越过越好。
  今年63岁的丁鹏峰是清池街道丁家社区居民,每天早上,他都有一件“固定工作”要完成。
  “我家就在10号楼住,每天下来都来看看新楼建的进度。”清池街道丁家社区居民丁鹏峰说,“速度很快,一个礼拜盖一层,我们社区盖得这个楼很豪华,和亲戚朋友一说,都很羡慕。”
  丁鹏峰口中的“豪华楼房”是在建的18栋6层电梯“洋房”,这是丁家社区自己成立的置业公司开发建设的,社区600多户居民每户都能分一套。
  “现在第一期工程6栋楼已经开工,已有4栋楼主体封顶,还有2栋预计9月中旬能封顶。第二期工程还有12栋楼,预计9月底开工。”清池街道丁家社区安置楼项目经理陶学禹说。
  以前的丁家是一个纯粹以农业种植为主的村居,没有集体经济来源,居民多以务农或外出打工为主。2015年,社区新任党支部书记上任后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社区成立经贸、建安、置业等集体企业,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集体经济规模达到5000余万元。
  “我们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把原来落后的产业淘汰掉,上高端的、服务型的、贴近民生的好项目,来不断壮大我们的集体经济。”清池街道丁家社区党支部委员王会忠信心满满地说。
  有了集体经济的托底,清池街道丁家社区居民的生活更好了,钱包更鼓了。而在2017年完成旧村拆迁的新钢街道于家庄子社区,也紧紧抓住发展时机,走出了自己的“金”色之路。
  在新钢街道渭水苑一期续建项目建设现场,4栋18层居民安置楼正在火热开建。目前,项目已进入室内装修阶段,预计2020年7月份竣工交付使用。届时,新钢街道于家庄子社区的340户居民将全部安置完成。
  “我们很理解居民想尽快搬迁进来的心情,所以提前规划部署,材料供应及时做出了安排,提前采购,在每一个分项施工之前,提前两个月就都落实好,保证这个住房在明年7月1号左右就交付到居民手中。”渭水苑一期续建项目现场负责人李洪刚说。
  通过棚改拆迁于家庄子社区每户居民能分到两到三套楼房,有楼住、还会有房租收,这让社区居民心里充满了希望,可于家庄子社区干部们却觉得,社区340户居民不能一直靠这三两套房子吃饭,大家又有了新的想法——走发展集体经济这条路。
  2015年,社区组织专门人员前往聊城、菏泽等地考察学习金蝉养殖技术,社区工作人员自掏腰包5万元购买金蝉幼虫,并将幼虫播种在200亩生态林树下。如今四年过去了,金蝉到了收获的季节。仅今年一夏天,金蝉采摘就给社区带来了4万5千元的利润。接下来,于家庄子社区将扩建120亩生态林,继续加大金蝉养殖的投入。
  “金蝉养殖没什么很高的科技含量,我们自己居民也能来干,还能解决就业问题。”新钢街道于家庄子社区干部蔡绪鹏说,“项目的盈利全部用于居民福利发放,以后也用来我们社区的集体经济资本积累。”
老村旧址起新楼,集体经济筑好底,高新区——
钱包鼓了“底”气足
日期:2019-09-10 作者:裴悦廷 来源:高新区报
  本报记者 裴悦廷
  拆掉旧房子,住上新房子,是群众的共同期盼。高新区把棚改安置工作看作当前最大的民生实事,与时间“赛跑”,与居民的好日子“赛跑”,棚改安置楼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与此同时,一批批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集体经济项目紧接拔地而起,让居民的钱包更鼓,底气更足,日子越过越好。
  今年63岁的丁鹏峰是清池街道丁家社区居民,每天早上,他都有一件“固定工作”要完成。
  “我家就在10号楼住,每天下来都来看看新楼建的进度。”清池街道丁家社区居民丁鹏峰说,“速度很快,一个礼拜盖一层,我们社区盖得这个楼很豪华,和亲戚朋友一说,都很羡慕。”
  丁鹏峰口中的“豪华楼房”是在建的18栋6层电梯“洋房”,这是丁家社区自己成立的置业公司开发建设的,社区600多户居民每户都能分一套。
  “现在第一期工程6栋楼已经开工,已有4栋楼主体封顶,还有2栋预计9月中旬能封顶。第二期工程还有12栋楼,预计9月底开工。”清池街道丁家社区安置楼项目经理陶学禹说。
  以前的丁家是一个纯粹以农业种植为主的村居,没有集体经济来源,居民多以务农或外出打工为主。2015年,社区新任党支部书记上任后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社区成立经贸、建安、置业等集体企业,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集体经济规模达到5000余万元。
  “我们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把原来落后的产业淘汰掉,上高端的、服务型的、贴近民生的好项目,来不断壮大我们的集体经济。”清池街道丁家社区党支部委员王会忠信心满满地说。
  有了集体经济的托底,清池街道丁家社区居民的生活更好了,钱包更鼓了。而在2017年完成旧村拆迁的新钢街道于家庄子社区,也紧紧抓住发展时机,走出了自己的“金”色之路。
  在新钢街道渭水苑一期续建项目建设现场,4栋18层居民安置楼正在火热开建。目前,项目已进入室内装修阶段,预计2020年7月份竣工交付使用。届时,新钢街道于家庄子社区的340户居民将全部安置完成。
  “我们很理解居民想尽快搬迁进来的心情,所以提前规划部署,材料供应及时做出了安排,提前采购,在每一个分项施工之前,提前两个月就都落实好,保证这个住房在明年7月1号左右就交付到居民手中。”渭水苑一期续建项目现场负责人李洪刚说。
  通过棚改拆迁于家庄子社区每户居民能分到两到三套楼房,有楼住、还会有房租收,这让社区居民心里充满了希望,可于家庄子社区干部们却觉得,社区340户居民不能一直靠这三两套房子吃饭,大家又有了新的想法——走发展集体经济这条路。
  2015年,社区组织专门人员前往聊城、菏泽等地考察学习金蝉养殖技术,社区工作人员自掏腰包5万元购买金蝉幼虫,并将幼虫播种在200亩生态林树下。如今四年过去了,金蝉到了收获的季节。仅今年一夏天,金蝉采摘就给社区带来了4万5千元的利润。接下来,于家庄子社区将扩建120亩生态林,继续加大金蝉养殖的投入。
  “金蝉养殖没什么很高的科技含量,我们自己居民也能来干,还能解决就业问题。”新钢街道于家庄子社区干部蔡绪鹏说,“项目的盈利全部用于居民福利发放,以后也用来我们社区的集体经济资本积累。”

- 高新区报版权所有 华光照排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