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涛
今年以来,兖矿能源鄂尔多斯公司深化“六精六提”融合管理,落实落细降本增效“八项硬措施”,突出组织生产、成本管控、协同创效等重点工作,通过增量扩能、精益管理、多元协同等一系列举措,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展现出高质高效的发展势头。
稳产达产保增产提效
“多机协同+少人高效”智能综采工作面,“数据监测+安全高效”智能掘进工作面,“智能控制+无人值守”机电系统,“UW
B精准定位+智能终端”辅助运输系统……走进转龙湾煤矿,智能化应用场景无处不在。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与煤矿智能化建设深度融合,推动煤矿安全高效生产。
转龙湾煤矿充分依托智能化系统装备优势,发挥“两面”相互支撑作用,保持了高效平稳生产态势。高效组织23302工作面末采、回撤和23118工作面安装、初采,保障了工作面无缝衔接。一季度完成商品煤产量比考核指标增加19万吨,降低商品煤单位成本12元/吨。
石拉乌素煤矿把水煤管控作为提产提质的关键抓手,持续完善排水系统,每日对煤流系统水分、矸石、杂物等指标进行考核,有效破解了水煤问题对生产的制约。一季度,1219工作面日产量稳定在2万吨以上,原煤含矸石率同比降低3%,实现增量降本。
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增产提效”已成为企业突破成本瓶颈,增强抗风险能力的核心战略。鄂尔多斯公司通过提升生产效率,进一步优化资源利用,不仅摊薄了固定成本,更激活了全产业链价值空间。
1—3月份,鄂尔多斯公司生产商品煤产量超额完成考核任务,商品煤完全成本比计划考核目标每吨降低15元,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精益管理抓挖潜降本
“我们这个项目通过优化生产工序,提高有效生产时间;优化设备结构,降低设备异常时间;优化施工工序,降低物流运输时间,确保矿井单面年产千万吨能力。”
近日,转龙湾煤矿《优化采煤作业生产流程、实现单面生产千万吨》精益改善项目获得山东能源项目评审特等奖。
近年来,鄂尔多斯公司受到各种因素困扰,煤炭产量波动,影响了矿井高效能、高质量发展。他们聚焦矿井发展的关键点,持续深化“六精六提”融合管理,实施全价值链生产管理流程再造。
鄂尔多斯公司通过现场调研、数据对比等方式,全面查找影响生产的关键因素,深入查摆生产环节中的非增值活动。从生产工序、设备管理、运输流程等多个环节,应用精益管理工具,开展全流程分析,梳理改善点和降本增效点,建成13个精益示范点,完成自主改善项目107个,全方位提升精益管理水平。
节约就是增效,减省就是创收。营盘壕煤矿紧盯电价曲线规律,从严落实错峰用电、避峰填谷等节电措施,及时调整生产、检修时间,有序安排设备投运,严控负荷激增。
他们还争取电费优惠政策,完成选煤厂用电单独计量,洗选用电单价由0.85元降至0.45元。与盛鲁售电公司签订服务合同,加强生产用电指导,生产电费单价平均降低0.08元,累计节约电费支出487万元。
鄂尔多斯公司通过综合节电、清仓利库、阳光采购等一系列措施,内涵挖潜、弥补短板,降本能力有效增强。
多元协同促延链增盈
“呜———”伴随着一声长长的鸣笛,一列满载着煤炭的火车驶出兖矿能源鄂尔多斯营盘壕集运站。30多个小时之后,这辆大列将出现在兖矿能源泰安港,再从这里转水路运往长三角地区。
鄂尔多斯公司紧密串联产、存、运、销等关键环节,根据市场变化合理调整营销策略,加大铁路流向、大型直供精煤客户开发力度,合理分配资源流向,引导客户向火车流向转移,努力提高陕蒙地区铁路发运量。
一季度,鄂尔多斯公司通过铁路发运煤炭165万吨,创收3300万元。
“三月份,我们原料煤内部供应量达到70%,比上个月提高10%。动力煤内部供应占比达到100%。”
据荣信化工相关负责人介绍,荣信化工拥有世界最大单炉日处理煤3000吨级、4000吨级水煤浆气化炉。水煤浆气化工艺对原料煤要求较高,单一煤矿煤种难以满足要求,需要进行多煤种煤掺配实验,寻找最优秀、最经济性的配比。
通过几十次实验,荣信化工形成6种有效配比方案。“我们在降低煤炭采购成本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多用内部煤炭,确保协同效益最大化。”
除了多产业之间的协同,鄂尔多斯公司还在工程施工、运维服务、水文物探等多方面开展协同。
石拉乌素煤矿与兖矿蓝天公司协同对接覆岩离层注浆充填运维项目,提供协同服务53人,每年协同服务费用2352万元。转龙湾煤矿与兖矿物流公司协同对接物流园区运维项目,提供协同服务12人,每年协同服务费用392万元。
降本增效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鄂尔多斯公司将牢树成本制胜理念,以降本增效“八项措施”为抓手,持续提质增效、挖潜增效、协同增效,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全力全速实现达产达效,增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