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柳镇:“柳下夜话+”“转”出发展新活力
今年以来,大柳镇坚持把“柳下夜话”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作为土地规模流转的“助推器”,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创新经营模式,自愿流转承包土地,切实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让土地“流”出发展活力,“转”出增收后劲。
“柳下夜话+规模流转”纾解群众疑虑,聚民心。探索“柳下夜话+规模流转”模式,成立土地流转工作专题调研组,深入辖区50个村庄实地走访调研,利用群众早、中、晚闲暇时间,深入农户家中以及田间地头,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做好土地流转政策解读工作,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土地流转中来。截至目前,大柳镇召集村“两委”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68次,收集意见建议90余条,并根据群众意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盘活”土地资源,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柳下夜话+创新管理”激发土地活力,赋能量。大柳镇中陶村是“柳下夜话”基层治理模式第一个创新试点村,该村农业专业合作社也作为大柳镇首个“试点”与省供销社进行合作,大柳镇通过“柳下夜话”协商模式,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促流转,省供销社合作土地托管模式已经在大柳镇多个村庄成功推广实践。截至目前,小王、潘庄、黄庄、张斋、茂孙、孟金寺、小马、黄庄、七间厅、李架子村、后魏村等村庄已新增流转土地2375亩,预计9月底可完成新增土地流转任务3000亩。
“柳下夜话+督导考核”推进流转进度,凝合力。通过“柳下夜话”协商制度,征求村“两委”及党员群众代表意见,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作为纳入村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内容,与农村党组织书记系统化管理、村干部绩效挂钩,作为履职评估、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和检验村级发展的硬性指标,对工作突出的先进村给予奖励,对工作推进缓慢的村进行谈话提醒,全面提升村党组织书记抓土地流转工作的干事热情,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大柳镇董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