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文娟 通讯员 荆磊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去年,我市PM2.5年均浓度达到3
4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0.5%,优良天数达到302天,改善幅度潍坊市排名第一,环境空气质量再上新高度,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市对产业集群的整治,尤其是浸胶手套行业VOCS治理成效突出,成为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新典范。
求重生 “RTO+余热回收”治理已现雏形
作为全国安防产业名城,我市浸胶手套行业在贡献了较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成为环境污染的重点行业。随着蓝天保卫战的不断深入开展,面对既要达“国标”,又要达“民标”的双重要求,浸胶行业企业深感压力倍增。
“这套治理设施的处理效率非常高。”市众和祥劳保用品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冷飞在参观江苏某公司废气治理设施时感叹。两年前,我市组织全市12家浸胶手套行业标杆企业负责人前往江苏考察学习浸胶手套废气治理先进经验。考察了多家不同品种手套生产厂家废气治理方式后,大家一致认为,处理效果最好、最先进的还是蓄热燃烧(以下简称RTO)治理设施。考察学习结束后,潍坊市生态环境局高密分局随即邀请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团队,深入星宇、登升安防、顺安劳保等多家浸胶手套企业进行现场调研,从废气产生、收集、处理、排放等多环节与企业一线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分析研判。经过不断探讨分析、技术研究、交流讨论,专家团队最后在RTO升级改造的基础上为高密浸胶手套行业量身打造,加装余热回收系统,将治理设施产生的余热回收利用到生产线,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至此,我市浸胶手套废气治理的“RTO+余热回收”的治理路径初步成形。
求突围 在实践研判中精心打磨亮剑
随即,我市召集浸胶手套企业代表进行座谈,专家团队详细讲解治理技术,分析浸胶废气封闭收集和余热回收效能,进一步提升浸胶手套VOCS治理效果。在专家建议、深入研判的基础上,市福瑞麟劳保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伟当场拍板,与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签订废气治理协议,成为了我市第一家安装RTO治理设施的浸胶手套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RTO治理设施通过配套安装的余热回收系统,将治理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回用于浸胶手套生产线,可以完全替代原有天然气锅炉,既减少了污染物排放,节省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产品竞争力,促进浸胶手套企业绿色健康发展。
“这套RTO设施的治理效率比之前的设施高多了,不仅能够达标排放,而且还能余热回收,连天然气费用都省下了,真划算。”福瑞麟劳保负责人刘伟向前来参观的其他浸胶手套行业企业负责人介绍道。自第一台RTO设备在我市建成投用后,不少企业前来参观,当看到RTO实实在在的治理效果和带来的回收效益后,其他浸胶手套企业终于打消了最后的一丝顾虑,纷纷开始配套安装RTO治理设施。目前,我市已安装完成RTO设施48套,已签订合同9套。
求双赢 树起高密废气治理新标杆
时隔一年的去年7月,我市迎来一群“老朋友”。“听说高密的RTO升级了,还加装了余热回收装置,这次我们可是来向高密学习的。”带队前来高密学习浸胶手套废气治理的江苏考察团团长激动地说。
“RTO+余热回收”的治理路径一经打通,其产生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便凸显出来。以市顺安劳保用品有限公司3万风量的RTO废气处理设施为例,通过RTO治理,不仅前端废气收集效率由原先的80%提高至95%,其末端废气处理效率也由40%提高至98%,VOCs排放浓度由原先的50mg/m
以下,仅此就可年削减VOCs排放24.52吨。每年回收的余热折合天然气大约20万立方,相当于一年节省成本200余万元,两年即可回收设备投资成本。在VOCs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通过余热回收,做到了最大限度的节省和利用能源,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