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津县电梯设备制造产业集群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榜单,与健身器材产业一同成为两大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市首位。
在宁津这片83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多组数据勾勒出产业崛起轨迹:健身器材国内市场占有率超70%;拥有“中国实木家具之乡”的美誉,家具产业年产值超160亿元;电梯既有住宅加装销量连续5年全国前三,成长起众多享誉全国、全省的“冠军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崛起的底层逻辑,是宁津牢牢把握“以特色产业为核心的专业功能县城”发展定位,立足五金机械制造和家具制造“一金一木”优势特色产业,构建以“宁津健身器材”“宁津电梯”“宁津家具”等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提规增量、企业提速增效、品牌提质增值、要素提优增能,形成了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
集群化发展构建产业生态高地
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小炉匠作坊,到如今拥有307家电梯及零部件企业的产业集群,宁津电梯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目前该集群已形成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维保的全产业链体系,产品占据北方市场70.5%、全国市场13.3%的份额,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重点特色产业。
健身器材产业的崛起同样令人瞩目。山东迈宝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展厅内,总经理刘新利刚接待完来自沙特的客商,他介绍:“2024年企业营收达6亿元,前不久抖音直播3天销售额就达1800万元。”
作为全球最大的商用健身器材生产基地,宁津拥有2986家健身器材企业、15万台先进机加工设备、两千余条先进生产线,实现了全自动上料转运、焊接加工,局部24小时无人生产,催生出400余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远销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以‘一金一木’为基础,引导健身器材、电梯、家具等产业集聚成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作水平和资源整合能力,持续放大主导产业优势。”宁津县委书记高善玉道出产业崛起的核心。宁津通过探索产业办牵头抓总、产业链主抓链上工作、乡镇产业办属地管辖、行业协会示范推动“四个一”推进模式,家具制造、五金机械等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格局不断完善。
区域公用品牌与创新双轮驱动竞争力跃升
2024年10月,中国·京津冀鲁(德州)第六届体育产业交流大会在宁津举办,这是国家级体育产业大会首次走进县级城市。现场200余家健身器材企业展示的1000多个品种,吸引了国内外1000余家采购商,达成意向交易额超15亿元。“宁津健身器材”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0%,其中罗赛罗德公司凭借品牌效应,100万美元跑步机订单发往德国汉堡,2024年营收突破10亿元。
电梯产业同样受益于品牌战略。山东富士制御电梯有限公司的试验塔内,电梯27秒平稳抵达33层的运行表现,彰显着技术实力——该企业作为全省唯一拥有50层以上高层建筑电梯生产资质的企业,已取得国家A1级生产资质。该县电梯产业出台全省首个既有建筑加装电梯团体标准,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整梯制造企业上云覆盖率达90%。
宁津持续深化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行动,苦练“内功”,提升主导产业品牌、优化产业体系、加强企业培育升级;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市场、深耕会展经济、强化电商赋能,“内外兼修”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德国科隆健身展到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宁津企业展位面积均占国内展商一半以上,“前店后厂”办展模式让产业知名度持续攀升。
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能级跨越
在迈宝赫公司的智慧仓储车间,腾讯云赋能的数字化系统使拣料效率提升70%,发料准确率达
100%,生产数据统计从12小时压缩至实时完成,企业因此获评省级智能工厂。宁津县推进的“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数据上云”智能化改造,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高新技术企业90家,成为德州市首个拥有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的县。
电梯产业则抢抓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新蓝海,产品迭代至第六代,在乌兹别克斯坦筹建海外工厂,在澳大利亚设立研发中心,构建共建“一带一路”产业布局。强化前沿意识,出台了全省第一个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类团体标准,并纳入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集群加装电梯总产销量进入全国前三。(来源:大众新闻·经济导报;通讯员
王雅婷)